显卡规格参数:
按照惯例,我们还是给大家列了一个表,以便大家对RTX 5080超级雕及其相关显卡的参数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相较于RTX 4080 SUPER及RTX 4080,RTX 5080显卡的核心面积要略小一点,其晶体管数目也少了3亿。在流处理器方面,可以看成是与其定位相同的RTX 4080 SUPER以及RTX 4080的阶梯式升级。
有趣的是,RTX 5080拥有84组SM簇,RTX 4080 SUPER为80组,RTX 4080则是76组。
当然,虽然数量方面提升不大,但是RTX 5080采用的是第五代Tensor核心以及第四档RT核心,所以质量上边,RTX 5080还是有很强悍的提升。
同时RTX 5080使用了GDDR7显存颗粒,其显卡接口也变成了PCIe Gen5,真正可以发挥PCIe 5.0 CPU通道的作用了。
比较遗憾的是,截至发稿,GPU-Z仍无法正常识别到RTX 5080显卡的参数,不过通过仅有的信息可以发现,RTX 5080超级雕的核心Boost频率达到了2805MHz,比公版的2617MHz高了188MHz,其频率比公版提升了7%。
RTX 5080规格图GB203-400显示核心采用了7个满血的GPC,其每个GPC中含有12组SM簇,同时,RTX 5080拥有2个第九代NVENC和2个第六代NVDEC(RTX 40系分别对应第八代和第五代)。
该卡共计8个显存控制器。
在SM簇方面,Blackwell架构的RTX 5080较Ada Lovelace架构的RTX 40系显卡也有改进。
在Ada Lovelace架构的SM簇中,其中每个寄存器中的16个CUDA核心负责处理器FP32+INT32运算,另外 16个CUDA核心则专门处理FP32运算。
在Blackwell中,每个寄存器中的32个CUDA核心同时具有并发处理FP32+INT32 运算的功能。
不过,每组SM簇中仍然是分为4个寄存器,每个寄存器含有32个CUDA核心和1个第五代Tensor核心以及1个第四代RT核心。
所以,综上所述,GB203-400的规格应该是:
84(SM簇)*4(寄存器)=336(寄存器)
336(寄存器)*1(Tensor核心)=336(第五代Tensor核心)
84(SM簇)*1(RT核心)=84(第四代RT核心)
84(SM簇)*128(CUDA核心)=10752(CUDA核心)
84(SM簇)*128(L1缓存)=10752KB(L1缓存)
8(显存控制器)*32(位宽)=256bit(显存位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