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偏光3D眼镜在展现3D影像的设计上虽然不同,但其实也一样有亮度降低的结果!加上亮度其实也算是影响颜色表现的一环,严格来说戴上3D眼镜多少还是会影响画面的呈现。可说是各种3D眼镜都有它的优缺点和市场考量,但其实不管是哪一种3D眼镜,都有一个共通的缺点!那就是...“为了看3D影像而必须要带眼镜!”
平常没带眼镜的人,自然多少不习惯带眼镜来观看萤幕,原本就有带眼镜的朋友就更麻烦了!为了享受3D的视觉效果就变成要同时戴两副眼镜!因此很多人会开始有这样的想法...
“有没有可能可以不带3D眼镜,一样能展现3D影像呢?”
小编在此先提供一个爆笑题外话...
最近有科学家研发了一个超爆笑的免3D眼镜的3D影像观看法:“利用低周波电疗器控制眼皮的弹跳!”
影片中的人,就是利用轻微的电流,让左右眼皮快速交互弹跳来观看3D影像! !听起来超屌的?但是我一点点都不想尝试,而且有看过实际运作影片的朋友,应该会觉得瞎到爆点吧...
好,先把这位很有创意的科学家放一边,不需要带3D眼镜就能展现3D影像方法当然还是有,而且已经行之有年了,各位回想一下远在小时候,是不是就已经看过3D立体贴纸?或是近年更常出现的3D立体海报、3D明信片,表面通常都会有稍微厚一点的透明层,图像虽然比较不清晰,但的确是有立体感的对吧?而且这些平面的3D图像都有一个共同特色“只有从正面正视时,才有3D效果”,只要角度偏掉就没有3D感了!这种3D的表现手法是利用铺在图片表层的“光栅片”来达成双眼视差效果的做法!正是最常见到的裸眼3D的成像原理。
而同样的手法应用到3C产品上,其实任天堂的3DS并不是第一个,日本富士相机2009年8月就已经推出了裸眼3D相机:“FinePix REAL 3D W1”,是全球第一台搭载双镜头的裸眼3D相机,虽然说任天堂官方并没有完全公开3DS的裸眼3D成像原理,但就目前试玩者的心得分享和影片、还有3DS上萤幕的规格和官方解说来推敲,应该也是用类似的技术和原理,因此在此就借用小编之前采访的内容来解释裸眼3D成像原理。
液晶萤幕能达到裸视3D的原理,就是利用液晶表层的光栅片曲折光线,让左眼和右眼看到不一样的画面,借以制造双眼视差产生3D视觉效果!用图片来表达可能会更容易理解...
【左图: 1:LCD萤幕2:光栅片3:叠合组成裸眼3D LCD萤幕】
【右图: 透过光栅片的光线曲折,让左右两眼看到不同的画面,以其视差达到3D的视觉效果。 】
而在3DS上萤幕的设计上,官方提供的资料是:
裸眼立体视机能付きワイド液晶(约1677万色表示可能)
3.53型(横76.8mm×縦46.08mm)/横800ドット×縦240ドット
(横800ドットを左目用・右目用にそれぞれ400ドット割り当てることで立体表现が可能)
可以发现官方也强调说,上萤幕的解析度虽然是800x240,但纵列的800排液晶中,是隔行给左右眼看的,也就是左右眼只能看到各400排的液晶,实际上画面构成的解析度应该是400x240。
2011/2/22 PM 9:00 UPDATE BY bluesystem
关于3DS用的祼视3D,应该是Sharp的parallax barrier技术,光栅片是用另一层LCD做出来的,也可以让玩家自行控制,因此才能调整3D视觉深度,也可以切换2D(全解析度)或3D(一半水平解析度)的模式。
任天堂也有在官方网站上强调说:
1, 3D视觉会有个人差异,可能因不同的体质或身体状况、影像内容或环境影响,导致无法显示3D的情况。
2, 疲劳或身体不适的情况请控制使用3DS的时间,若感到不舒服的情况请立刻停止使用。
3, 对六岁以下的孩童而言,长期观看3D影像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不良影响,请家长将表示切换为2D显示。
个人觉得这样的说法相当谨慎保守,算有尽到良善企业经营的责任,毕竟小孩子喜欢电玩是很正常的,但因为超时玩游戏造成视力受损,就太得不偿失了! (念书念到近视一样也是不值得!)
以上就是3DS最主打的“裸眼3D”成像原理啦,那3DS的裸眼3D效果到底如何?其实就真的要亲自看过才会知道了,推荐有兴趣的朋友找机会亲自去看看3DS的3D视觉效果!虽然说光是裸视3D就够有话题性和特色了,但其实3DS的内涵还远远不只如此喔!下面继续来介绍3DS其它硬体机能和软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