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每当我受邀讨论电子游戏时,往往会遇到三个问题。首先,我被描述成某种“白天做时政记者、晚上是游戏玩家”的异类,似乎打电子游戏就像沼泽潜水(bog-snorkelling)一样,是一种异乎寻常的嗜好。其次,我会被问到,暴力游戏是否增加了现实生活中的暴力,尽管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二者之间有任何因果关系。再次,我会被要求为自己辩护:我完全不打游戏——似乎世上只有一种游戏。想像一下,如果你告诉别人你很喜欢阅读最新的《哈利·波特(Harry Potter)》小说,他们的回应却是吃惊地问:“等等,你还看书?”
电子游戏受到的待遇与其他文化媒介截然不同:电子游戏受到嘲笑,被误解,甚至更糟糕的是,完全被忽略。美国电视剧《广告狂人(Mad Men)》占据了大幅报纸版面,赢得了15项艾美奖(Emmy),4项金球奖(Golden Globe),但从未真正对主流文化产生过吸引力。在美国,这部电视剧平均每周收视量不到300万人次。同时,自1997年以来,《侠盗飞车》系列已经卖出了1.35亿份。
“人家明明做得很好,影响很大,为什么就是不能获得该有的重视?”
很多人为大众观看(饮水机电视剧能够赢得数千万观众的时代)的终结哀叹,但他们却没有看到,这是一个大众游戏的时代。给一个30来岁的人看一幅蓄着胡子、穿着工装裤的肥肥的意大利水管工的图片,他们会信心十足地认出来这是马里奥——数十年来任天堂(Nintendo)游戏中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