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之出色,在于这部小说中虽然有着一定的西方小说结构和元素,但是里面的人物行为却是恪守中华传统的,基本上都是遵守传统道德,也都有着自己的时代局限性,因此乔峰最后的自杀才会显得令人信服,也因此而震撼和感动了观者。然而《轩辕剑6》那番文化高论的做法则如同是一个看完了《天龙八部》的读者穿越到了书的世界中,对乔峰高谈阔论一番,说宋朝和辽国将来都要亡于元朝,而元朝也最后要灭亡,你何苦去寻死呢,还不如找个地方归隐呢。
读者可以这么幻想一番,同人文作者也可以这么来写,但是如果金庸先生这么写,估计《天龙八部》的悲剧性就会被大大削弱,整本书的价值也就不像现在那么高了,由此可见《轩辕剑6》的这种做法是多么的不妥当,但是历经转世投胎最终陷入民族主义的冲突和困境之中,这个创意则是值得相当肯定的,不过因为诸多原因,本来应该是当下国产单机游戏中最能够接近乔峰这个人物塑造水准的大好机会却被白白浪费掉了。
其实无论是影视剧还是游戏,类似于凤天凌和乔峰这样陷入了两个敌对团体之间冲突并且难以抉择的角色并不在少数,而每个编剧相应的处理手法都各有不同,也因此而诞生了各类有着不同魅力的角色和故事了。
例如在1990年代发售的经典SFC主机游戏《天地创造》中的主角阿空也是有着类似经历的角色,在这款游戏中,阿空在地下世界被长老抚养长大,之后因为某些原因而到了地上世界去复兴大地,游戏的最后,阿空知道了这个世界是光明盖亚和黑暗盖亚互相抗衡所形成的,而地上世界和地下世界互有影响,抚养自己的长老则正是黑暗盖亚,光明盖亚和黑暗盖亚需要最后做一个了断,然而阿空如果要打倒黑暗盖亚的话自己也会消失,但是为了守护地上的生灵,阿空最终选择了打倒黑暗盖亚,当然游戏最后留了一个意味深长暧昧不明的结局,没有交代阿空这个角色的生死。
光与暗的对立和抗衡几乎是日式RPG永恒的主题,带有二元对立的哲学意味,由此诞生了不少有着一定哲学探索意味的经典剧情,而《天地创造》这种主角自暗而生,最终毁掉暗的存在的剧情则比较罕见,正因为此,该游戏的剧情一直为欧美和国内的诸多玩家津津乐道,成为了一代经典。
在PS时代最为经典的横板ARPG《恶魔城之月下夜想曲》中,主角阿鲁卡多也有着和乔峰类似的命运,他的父亲正是有名的吸血鬼伯爵德拉古拉,而他的母亲则被人类诬陷为女巫烧死在了十字架上,然而阿鲁卡多的母亲直到死的时候依然深爱着人类,而德拉古拉则因为人类的暴行而要向人类复仇。然而阿鲁卡多则抛弃了个人恩怨,选择保护人类,要去打倒自己的父亲德拉古拉,这和乔峰的抉择颇为相似,乔峰正是因为宋人的缘故而一度成为了孤儿,却抛弃了个人恩怨选择维护大宋子民,阿鲁卡多又何尝不是抛弃了个人恩怨呢?在这款游戏中,有两个地方表现了阿鲁卡多的心理,一个是在游戏中阿鲁卡多会遇到魅魔化身而成的母亲,然后要求阿鲁卡多憎恨人类,杀光人类,然而阿鲁卡多一眼就识破了魅魔的伎俩,他的理由是自己的母亲不会说出让自己去憎恨人类这样的话。还有一处则是游戏最终阿鲁卡多大战自己的父亲德拉古拉伯爵的时候,德拉古拉斥责阿鲁卡多依然把人类当做朋友,要阿鲁卡多不要忘记人类是如何对待他母亲的,然而阿鲁卡多却斩钉截铁的说自己并没有忘记,但是自己的母亲并不希望自己向人类复仇。
《恶魔城之月下夜想曲》中剧情对话并不多,但是这短短两处对话,便比起很多游戏的剧情高明了许多,一个被人类伤害过的角色却选择保护人类,这种境界绝非常人可以做到的,而且必然会像凤天凌和乔峰那样经历一个煎熬和迷茫的过程,虽然游戏中并未交代阿鲁卡多陷入困境时候的心理挣扎,但是通过游戏剧情的解读和分析,不难知道他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变化过程,而阿鲁卡多这个人物也正因为独特的个人魅力而成为了游戏史上最为著名的角色之一。
不管是阿空还是阿鲁卡多,或者是凤天凌还是乔峰,他们都是处于两个敌对势力的中间,而且往往其中某一个敌对势力还对自己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打击,此外两个敌对势力都不一定有绝对的善或者恶,正如《天龙八部》中宋人有奸有恶一样,辽人也是有奸有恶,《恶魔城之月下夜想曲》中有一部分愚昧的人类作恶烧死了阿鲁卡多的母亲,而阿鲁卡多的父亲则要毁灭一切人类,这样一种情况下,主角却能抛开个人荣辱和恩怨,选择以大局为重,维护苍生,这样一种不同凡响的经历和行为,既有传统英雄主义又有着英雄自身的挣扎,如果推而广之,从更大范围来看,很多当下流行的好莱坞电影主角们不都是这样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