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国外至少差距20年
国外做大片的特效公司,可能一年收入有几十到几百亿,但是利润只有5%,钱全花在了研发和人工上,但国内不是,这和特效公司本身的生存环境有关系。单纯接一个戏,养60多人的团队根本支撑不下去,就只能同时接6个戏、10个戏,每个人手里有很多事儿。这个行业里要活着还基本得靠走量,就更别说投入到研发里了。
由于人工高,大量东西只能找学生做,说白了就是鼠标工。国内有太多从培训机构里出来的人,学会的就是软件操作,和国外特效人员在学习阶段的起步就不一样。现在国内做的是人家的小儿科,很基础。目前看来国内的特效制作和国外最少有20年的差距,而且差距会越来越大。
由PIXOMONDO(比可蒙多)制作完成的《权力的游戏》第二季,最后一集“ValarMorghulis”获得了艾美奖最佳视觉特效奖。在全球协作的模式下,Pixomondo公司完成了全部《权力的游戏》第二季的庞大视觉特效工作。其全球的12家工作室,有9家参与到了该剧制作中,法兰克福创造了火龙,柏林制作了流体模拟;伦敦和伯班克参与镜头合成和3D建模;北京完成了冰原狼镜头,以及部分远景镜头的合成,同时参与人群增扩和数字绘景;慕尼黑、汉堡和上海协助了项目部分镜头的合成,其中上海也参与了一些3D镜头的制作。
在Pixomondo这个全球的迷你帝国里,每个工作室都规模小而灵活,并专注于本土市场,公司规定每个工作室的国际和本土业务必须严格按照6:4比例。例如,斯图加特是《权力的游戏》的主导工作室,该工作室保留了60%的工作,剩下的40%工作分配到全球联网的其他工作室中,这使公司能够在不依靠外包的情况下完成全部项目,而且有能力让团队持续健康的发展。否则一家工作室承接了像《权力的游戏》这种项目时,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要雇佣400个人。 一旦完成这个项目,他们要么即刻需要找到另一个需要400个人的项目,要么就要解聘所有人。在采访中,Pixomondo公司的特效制片人(VFX Producer)Christoph Zollinger回答了在国内制作《权利的游戏》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