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大战是否会再次兴起
机会在哪,巨头就在哪,虽然盈利模式还不清晰,但一次烧钱争夺流量与用户的战争已经吹响号角。
1月3日开始,百万英雄将每天两场改成每天四场,并签约了《奇葩说》选手陈铭、柳岩为主持人。《芝士超人》在此基础上不仅大手笔投放了微博开屏页面,还找了汪涵、谢娜、陈赫、李诞做推广。
而好奇心日报报道称,冲顶大会已经准备好每天投入20万奖金+100万推广费的节奏,目标是今年春节前做到100万人同时在线。更激烈的战争则发生在昨晚,23点30分,西瓜视频的“百万英雄”与映客的““芝士超人”、花椒推出的“百万作战”同时投放了百万级别(100万、101万、102万)的单场奖金。这也可以看做是未来烧战的一个缩影。
20分钟的时间三家一共烧掉了300万元。但长时间烧钱之后,怎么挣钱?毕竟直播竞答类应用的开创者HQ目前还没有实现盈利。
一位正在开发此类项目的连续创业者对网易科技表示,现阶段,直播答题类产品还处于烧钱推广争用户的阶段,并且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随着未来多位大小玩家的入局,烧钱大战只会激烈,只有背靠巨头的玩家才能活下来。但即使这样他还是愿意去堵一把。“毕竟现在这种低成本、高流量的生意已经不多了。”
依赖砸钱的直播竞答,能变现吗?
“此类产品现在在处于起步收割用户阶段,当务之急是形成口碑和品牌双效应,至于变现的我不是很担心,只要有大流量,未来依靠广告,融资都生存一阵。”此外,上述人士还对网易科技透露,已经有多位投资人主动来接触他。
目前直播答题App处于发展初期,形式也还很简单,但其商业变现有很多种可能。最简单的,流量在哪,广告主也再哪,可以预见,广告投放将是未来主要赢利点之一。而在昨晚的芝士超人的场次中,第一次出现了广告,形式是在题目中植入广告主的内容,不过金主爸爸是其母公司映客直播。
未来口播广告、植入、贴片等形式都可以使玩家赚取广告费。
此外,如果未来产品形式丰富,可以产生细分主题的多直播间,划分精准人群的流量。那么,单个的品牌、影视剧、综艺、明星等IP都冠名或个性化定制单场活动。充值复活服务方面存在着想象空间。参与者提前购买了复活卡,就可以在答错题的时候自动复活,继续冲关。
此外,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收取小额入场费当做本场次的投放奖金也是一种营收来源,不仅消掉答题游戏的开支,还获得额外盈利。
风口上的直播答题未必一片光明
从o2o,直播、短视频,到共享单车以及现在无货零售,中国创投圈有个多年的规律:容易复制的爆款,必将短时间内吸引一批先付后继的玩家和VC入场。
但是问题则是:进场后,下一步呢?
短期市场的火爆必然会伴随一些问题。产品差异化并不明显,用户跟着更大的奖金池走的,用户体验有缺陷,商业前景待验证.......
首先受到考验的APP的承载量。据悉,冲顶大会在3日之内曾出现2次服务器崩溃的情况,也被用户喷成了筛子。当部分产品的用户体验并不好,用户可能会转而投向其他产品,而官微底下的留言可以佐证这一点,“你们道歉的次数都快赶上国足了,留给你们的时候不多了.......”
此外,直播答题游戏的火热,还催生了一批抱团答题的线上社团,“通关技巧”等,QQ群、已经出现组团答题群;微信群微博上已经出现搜集题库分享了,“知乎上有用户爆料用人工智能+视频信息采集+人脸识别技术。”这也产生了不公平。
另一方面未来随着大小玩家的入场,势必会对产品差异化并不明显的节目模式产生厌倦,如果用户失去新鲜感,即使烧钱,还有多少用户会持续玩下去?
而仅靠奖金吸引用户很难走得长远。“直播答题未来的主要矛盾是日益整增长的用户数量和日益减少的单个用户奖金之间的矛盾。”昨晚网易科技记者朋友圈中一位好友发表了此感言。如果参与用户分到的钱少了,绝大部分用户也就不会继续关注,这也侧面反映了用户粘性不高。在某直播答题平台,复习场次的最后的单人或奖金额已经降到4.62元。
那在时间即金钱的今天,花20分钟挣不到5元钱,到底值不值?2018年开年第一把火烧在了知识变现上,是否能持续火下去,还要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