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回顾今年英雄联盟S13比赛时,会发现它如同一个标准的“拿破仑笑话”:
“依旧嘴硬的大飞老师将面对LPL四强的围剿”
“来自T1战队的老将faker率队零封LNG”
“十年如一日的纯粹电竞选手李哥力挫夺冠热门JDG”
“英雄联盟的至高神李相赫即将回到他的王座”
……
每次在比赛中看见faker,看见他出现在最致命的位置、看见他终结掉比赛时,我总会忍不住和身边的人一边开骂、一边感慨:
妈的,都十年了,怎么还是这个B。
曾经,我开玩笑般问过自己,现实中是否存在着如《全职高手》一般的“电竞神话”?
出道即巅峰,成为三冠王,随后在新人辈出的联赛里起起伏伏,队伍一度沦落到保级边缘,一路跌跌撞撞
——直到第十年,开始触底反弹。在平庸的常规赛成绩后,一路逆袭,最后拿下第四个总冠军,重回巅峰?
从昨天开始,便有了。
“最高的山,最长的河”。
除了接连战胜LPL四大种子队伍的战绩,faker还战胜了一个在电子游戏——或者说任何一个领域中都近乎永恒的概念:
——“时间”。
时间这个词啊,它冷酷的让人绝望。
小说向来只写到选手们夺冠的那一刻,可夺冠之后便是“下山”,便是分散。
当曾经天神下凡的少年The shy再度掏出招牌剑魔,结果被19岁的宙斯连续单杀时,the shy是否也会想起当年他意气风发之时,压制“第一上单”Smeb的过往呢?
“老将军,可识天水姜伯约?”
赛后,The shy开始感慨自己老了,那个最初入驻WE青训队的“韩服第一瑞雯”,后来在IG大放异彩的少年如今也开始力不从心了。
不止faker,你能看见很多人试图战胜“时间”,他们依旧在努力、在坚持,依旧活跃在赛场上。
——可对于一位竞技选手来说,仅要求坚持与努力确实太显低级。电竞不是“一晚上五十场排位赛”的练死劲,不是感动自己和营销炒作。对版本的理解、对心态的修炼、对团队的串联、对诱惑的抵御、对伤病的抗争……都是这漫长比赛修行中的一环。
辉煌如三星十子,也唯有deft在一路坚持最终问鼎桂冠——可到了今年,他在十六强便早早出局黯然离场;而今年复出的国内选手顶流uzi,在最后一场比赛成功用AP维鲁斯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草草画下句号。
浪花淘尽英雄。
当我们站在英雄联盟第十三年的分界点上,才会发现谁才是“一切旅途的终点”,谁才是所有英雄联盟相关的虚构小说中的最终boss。
我想起那些关于时间的描述,想起那些关于时间的抗争,也想起一些人的执念:
“或许,我们在意的并不是什么第四冠,什么大魔王归来。我们或许真的想看看,是不是真的有人可以打败时间,十年如一日,在时间长河的终点,追上曾经的自己。”
T1不是什么草台班子。它的背后是美国的康卡斯特集团和韩国SK集团,它代表着韩国电竞最完善的青训体系、最恐怖的经济实力——还有,最强大的选手。
今年的T1战队甚至没有一个真正的主教练。除了赛训和数据组,一切的bp、战术、决策都是faker和几位队友商量着来。
于是,在常规赛faker因伤暂离赛场的时间,T1的表现宛如无根之木,一度差点不能进入季后赛的角逐,直到他本人回归,直到垫底的他们被常规赛第一的战队选中,直到他们“爆冷”击败KT,一路冲杀。
近两年,faker的风评起起伏伏。从去年MSI上输了依旧嘴硬被全网群嘲的“大飞老师”“该吃香蕉了”,到如今重回神坛的鲜花与赞美,变了的只是外界的声音,李相赫依旧在赛场上,依旧自顾自地打着比赛。
在今年的淘汰赛四场完成其三之后,三支lpl战队全部晋级后,几乎所有人都在开着香槟、做着四强内战美梦。直到八强的三比零、四强的三比一将所有lpl观众彻底打醒,直到最后总决赛的三比零,在所有人看来都是理所当然。
“ALL roads lead to me”“这不是lpl在对抗lck,而是T1在对抗整个lpl”(图源@游戏说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