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象装进冰箱总共分几步?”
十几年前,在初次从小品中看到这个急转弯时,我还没太成熟的小脑瓜里曾有过一段激烈的山呼海啸。
从血腥残忍,到异次元空间,想了很多,直到宋丹丹老师揭露谜底时,我才会心一笑于那个无比简单的答案。
而在前几天的一部视频里,我再次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倘若在抽象文化当道的今天,你看到一部1000W播放量“教你如何盛粥”的19秒视频,你会好奇这道题的答案吗?
而答案其实也很简单——
“面前一锅热粥,拿勺子盛一勺,蹲一下,沥净勺底的粥,然后盛到碗里”
19秒,1000W播放量,42W点赞的视频答案,就这么简单。远没有我们想过的噱头、整活、擦边,有的只是简单的剪辑和一个看起来三十来岁的糙汉“主角”。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如此堪称流量奇迹的内容,UP主“农民入门指南_Official”还有一主页。
43秒,700W播放的“磨洋工技巧”,真真正正地磨洋工。
18秒,570W播放量的“如何递菜刀”,教你如何安全地把菜刀递给别人。
主页200多条视频,每条平均时长30秒,相同的普通风格,却几乎每期都能有数十万的播放量。如此夸张的数据,估计被我经常看的那些纯擦边的“扭大姐”们看到,都要羡慕到流口水了。在各路网红、博主,抓破脑袋构思脚本,探索流量之道时,大哥却是大道至简,妙手偶得,恨不得抓起手机随手一拍,就是爆款。
而也正是靠着这种异端的风格,让这位主打“农事小妙招”的UP主,在全网收获了数百万的粉丝。这其中不免让人好奇的是,互联网上做类似题材的不在少数,为何只有“农民入门指南_Official”成为了这个异类呢?
从最根本讲,还在于群体。
城市化进程将人群聚拢在城市,在楼与楼的奔波间,有人遗失了童年的秋野,也有人生来未曾见过萤火虫的星夜。
现代的聒噪将我们的注意力更多集中于更新、更好、更高科技的内容,而逐渐脱离我们视野,日渐被我们忽视的,正是视频中那些接着地气的农村日常。
那是下雨天在地里挖过的蚯蚓,也是徒手攀爬过的高大树干,更是在火堆里亲手烤过的白薯。
对于那些片段,有人是旧识,在回忆中照过去的镜子,有人是新欢,见识着离自己遥远的农村旷野,而这一切,都是令人怀念且好奇的。
再往深层的内容上说。尽管视频都很简单,但有价值的内容,也让它看上去更像是当代版的《齐民要术》。从如何锄地、垒坟头,到杀鸡宰鱼,迎来送往,和邻居处好关系,视频都能娓娓道来,让你能够在短时间内学到一门技艺。
而在最后的意义上,让这些视频独特于同类的,恰恰是它又短又简单的内容形式。随着互联网文化的积累与发展,愈发激烈的内部竞争,让各种内容层面的产出,都在以一种螺旋上升的态势向上叠加。
在如今普通的人吃普通的饭并不一定会火,你想要流量,就只能不断地向上叠加吸引人的属性,大胃王、名厨探店、奇葩美食,各种形式的分层竞争。
正常弹钢琴的可能并不会火,因为互联网上弹得好的太多了,你只能调整赛道,变化自身。模仿《成龙历险记》中的角色,边弹边唱,又或是装配上黑丝、C服,大搞擦边,边弹边擦,赏心悦目。
这种在领域内的无限细分,所换来的结果,往往是让内容复杂化。这种复杂既有能带来情绪价值的益处,也有空耗时间,折磨精神的垃圾。
而无论视频内容是好是坏,在我们长时间地互联网冲浪时,这些愈发复杂的内容都会无形中为我们带来一种副作用:
“累”
这种累,并非工作生活所造就的身体劳累,而是当精力被互联网内容消耗后的精神疲惫。
你明明只是躺在床上刷了一天的手机,精神却像是连翻了五座大山,乏累而空虚。尤其是当一条视频、一篇文章为了能让自己脱颖而出,开始为你堆叠各种段子、知识、特效时,你不断被信息轰炸的大脑,就像被甩上仓鼠轮一样,倍感困倦。
看似是在休闲,实际上却更像是加了个大班。更恐怖的是,随着当代年轻主流开始追逐属于自己的亚文化,继90后的火星文后,一种由部分00后创造的神人语言诞生了。这种“黑化+缩写+简称”的奇妙组合,这种通常以字母形式出现的词组,你想要读懂其中的意思,往往需要费点脑筋去猜。
如今的各种梗亦是,你可能两三天没高强度冲浪,就不知道大家在玩什么梗了
于是为了能在网上顺利地闲逛,你不得不花点时间与精力去一点点破除这些门槛,久而久之,所带来的结果便是“累”。
我现在终于清楚,那些“土味短剧”能被市场认可。无论你的品味令你曾对它们多么嗤之以鼻,但随着在互联网上流浪久了,你真的很容易沉沦进这种温柔乡中,一种放空大脑,不用思考剧情,不用在意逻辑,持续为你输出多巴胺的舒适感。
我也终于能够理解所谓“男人的减速带”了,“奥德彪”“洗地毯”“锻刀大赛”“集装箱盲盒”,这些简单而碎片化的视频,就像是互联网上的一家家休息站,它们可能实在谈不上价值,但这种简单、轻松、有趣的性质,就是我们最迫切需要的。
再回头来看“农民入门指南_Official”的视频,他看似在做着一件令人妒羡的“流量奇迹”,但其本质就是一则简单、平凡而又有营养的视频内容。
令人唏嘘的是,这种早期互联网上到处横行的普通内容,在日益复杂化的互联网生态中,竟然成了一种稀珍的“奇葩”。
有时候我们想要的其实并不复杂:“简单点,说话的方式简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