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联动,一个圈内老生常谈的话题,一个大家熟得不能再熟的东西。
那些被联动过多的ip,会被逐渐丧失新鲜感的玩家们,赐予一个具备调侃性质的外号:
“赛博公交车”。
那我问你,近一年来,在国内游戏界最常出现的联动,真正意义上的“赛博公交车”,是谁?
是3D区扛把子之一、累积联动超过国内外20个ip的《尼尔:机械纪元》?还是天天天下第一,但就是死活不出续作的《女神异闻录5》?
答:都不是。
真正的联动之王,是公共交通卡——尤其是上海的公共交通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真·公交车。
在近年来大大小小的联动中,上海公共交通卡几乎以一己之力,占据了联动界的半壁江山。
你很难想象,最近上海公共交通卡联动了多少个大ip。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交通卡在影视动漫方面联动的泛二次元ip,包括但不限于《EVA》《间谍过家家》《迷宫饭》《BanG Dream!》《柯南》《天线宝宝(?)》《花园宝宝》《假面骑士》《魔卡少女樱》《猪猪侠》……
算了,还是说说游戏方面吧。
先说二游,作为中国二游圈的核心城,那些你能叫上名字的沪圈二游,几乎没有一个不给上海公共交通卡点面子的。像是米家的《崩坏学园2》《崩坏:星穹铁道》《绝区零》等一众ip,都是交通卡上的常客;此外,像是鹰角的《明日方舟》、蛮啾的《碧蓝航线》,一些新兴ip比如来自成都的《物华弥新》等等,也在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腾子引进的外来品《胜利女神:新的希望》,为了给国服造势,也单独出了一个交通卡——而联动对象毫无争议,正是因粉狗表情包出圈的doro。
这些与交通卡的联动,已经成为了二游每年官宣游戏外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游之外,一众单机主机游戏也没少掺和进来。在众多联名卡中,宝可梦大概算是最贵的那一档,以一张89的价格鹤立鸡群,让人感慨不愧是tm宝可梦。
当然,宝可梦的记录,已经被最新推出的FGO联名异形卡(¥119)打破了……
此外,《饿殍:明末千里行》《明末:渊虚之羽》等一群国产新秀,也开始登上了交通卡的大门——但鉴于近期的大众舆论,我对后者能卖出多少份存疑。
当然,这个联动抽象的点在于,还有跟虚拟主播的联动。一般的虚拟主播倒是没啥。最搞的联动,当属和“鲸鱼娘西丝特”的联动。
——你可能不知道她背后代表的是哪位大能APP,但我给你放个图,你大概就懂了。
这些联动的卡,不只是薄薄一张。流麻、毛绒、异形卡……各种花活儿,官方都能驾驭住。而根据上海交通卡在某宝官方旗舰店的销售数据,这些游戏ip相关的联动卡,属于是销量最好的那一档。
虽说是上海方面出品的ip交通卡,但上面明确写了是“全国通”,全国的大部分地方都可以通用。更何况,这东西也胜在便宜,作为ip受众,只需要两位数的钱,就可以获得一种具有收藏意义的“身份象征”。
在如今“亚克力牌”“徽章吧唧”等ip周边泛滥的当下,交通卡反倒是游戏ip诸多周边以及联动内容中,最TM实用、且出镜率最高的那一档。
痛车痛不起,咱痛个卡还不行么。
其实在联动卡这方面,不止有上海一家,百京的联动交通卡也在发力。
在北京交通卡方面,网易系的游戏要多一些:以粉丝精神属性不正常为荣(?)的《第五人格》、以粉丝老登属性居多的《阴阳师》等等等等,都在联动的列表当中。
——当然,上面提到这些卡,我一个都没买就是了。
问题来了,为啥交通卡开始突然这么受欢迎了?
原因有点子多,咱一个一个说。
先从厂商角度来说,一个大的原因在于,简单。
游戏厂商只需要提供ip授权/美术资源就好了,交通卡要考虑的就多了。这里面不用自建渠道、不用太管品控、售后和分销——甚至连舆论维护方面,都可以少操点心,可以说是线下联动方面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各大ip联动的银行卡也有不少,不过在移动支付占据主导化、各大银行都有对应掌上银行的情况下,它的日常出镜概率并不高。
而从中,你还可以隐约看见,现在游戏厂商的一个方向,从“游戏”到“游戏+生态”的转变。
从最早的在餐饮快销界搞联动,到如今融入衣食住行日常的转变。现在ip持有者想要做的,不止是线上沉浸在游戏里的那些时间、去追求DUA,也在追求一种玩家粘性,把你牢牢笼罩在这个ip的覆盖之中。
而对于玩家来说,他们也有一些想要的东西。你会窥见一些二次元趋势:消费力从线上蔓延到线下。
这两年 ,二次元“谷子”,是一个常常被提起的话题——诸如天价谷子、二次元谷子拯救老β登商场,都逐渐成为了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这背后,还有一个隐藏的内容:如今被越来越多提及的,是一种“身份”认证问题。
前一阵我在编译《棕色尘埃2》(对,就是那个韩国小姐姐yasal出展的游戏)在BW现场的采访时,那边制作人有感慨——国内对泛二次元的文化热情程度,更高一些。
二次元这仨字,早就不是什么小众的概念,而在更广泛圈层的“游戏”玩家们,需要更多的身份认同。所以你看,现在好多人出行身上都带点通行证、带点卡啥的。
线下中,一个高频次出镜、且足够触及下沉市场的地点在于哪里呢?
是公共交通。
到处铺设的地铁与纵横地上的公交车,组成国内极其便捷的公共交通,亦带来了更多具有曝光度的空间。
你会发现,如今在国内影响力大的厂商们,和地铁公交卡配套的铺设,是各种各样的主题地铁。从早期《逆水寒》配合自己游戏基调的“凉凉”地铁(不是广告),到现在全国各地交通纵横时不时出现的“痛地铁”,都算是给你打造线下沉浸感的东西,一分钱不用花,看着就行。
鉴于交通卡全国通用的性质,以及国内人日常出行的习惯,联动公交卡,大概是一个性价比奇高的选择。它能大概率提升ip在你日常生活之中出镜的概率——简单来说,就是被动露出,让你无时无刻不被这个ip笼罩着。
在种种原因的交织之下,它成了那些当红ip的“兵家必争之地”。
对于玩家来说,它也有一些更多的含义:地铁、公交的出行,往往对应着那些平凡的上班上学通勤日常,但当人们在走入那车水马龙、成为人挤人挤人中的一部分之时,身上携带的却是一种别样的内容。
一个是需求线下的ip笼罩,一个是需求有别于日常的精神集体寄托。这种需求却两相交织,凝结在了一个小小的公交卡之中。
我想,这大概也算是一种有点奇妙的双向奔赴——有些东西,似乎没法那么无情的表明。谁又能想到,这些基于商业活动考虑的平常产物,却成了寻常玩家抬头时看到的一颗星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