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越了。
穿越到了一个网文水平下降一百倍,互联网上全是垃圾赤石网文的平行时空,就在我尚且消化着现状,琢磨着靠当网文“搬运工”发家的时候,一声清脆的提示音在我脑海里响起:
【叮......检测到“明知山有shi偏向shi山行”的稀有特质】
【“垃圾网文赤石系统”已成功激活,宿主绑定中】
【绑定成功,宿主每阅读一本“垃圾网文”,都会根据赤石程度获取相应的奖励】
于是,我一边捏着鼻子吃了大量的垃圾网文,一边靠着系统奖励一步步走上了兔生巅峰,并在大几千章的灌水后,证得“赤石”大道,独断万古,破碎虚空而去了......
那,是不可能的。
现实是,我不仅没有觉醒系统,还被各种套路逆天,文笔小学生,逻辑喂狗的垃圾网文雷得外焦里嫩,什么“国运擂台”重铸华夏荣光,什么“记忆公开”万人悔不当初,什么“末日安全屋”尽显邻居丑恶.....
吃不下了,真吃不下了,现在的垃圾网文能不能放过我这一次啊!
好了,不扯那些有的没的。
可能,平日里没有看网文习惯的大伙不太了解,如今在社交平台的网文广告里,充斥着各种能够惊掉你的下巴的离谱网文,就拿我上面提到的几种简单举个例子。
首先就是万众瞩目的“国运擂台”流,其实这种类型初看还没那么弱智,通常它讲的就是个靠召唤各个文明国家的古代英灵打擂台的“关公战秦琼”的故事,跟前段时间比较火的《终末的女武神》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重量级的来了,在“国运擂台”的世界里,什么华国龙国的历史,是断代的。只有主角一人了解历史上那些真正的猛将。这就有点尬了,配角们一边看着那些不认识的武将大杀四方一边享受着不合逻辑的“国运增幅”怎么看怎么离谱。
最过分的是,其实作者的知识储备根本不足以让他从白起大战亚历山大写到孙悟空暴揍宙斯,在卖完一波廉价的公式化文化自豪后,这种“国运擂台”流作品的结局通常是太监跑路。
如果说“国运擂台”流尚且算有设计有巧思,那接下来的这位“末日安全屋”就是纯纯的真shi了,它的核心爽点就一个,打脸。
末日将至,主角重生,开始忍受着各路人的冷嘲热讽疯狂购置物资,然后等末日降临,开始将那些曾经瞧不起他的人一个个打脸回去。其中穿插点什么小区大妈强行要求主角分物资啊,不自量力的小贼非要招惹主角被反杀之类的桥段。
先不说这种主角身边恶人环伺,随便卖点物资就能活下去的末日设定上合不合理,就说这种反转打脸的爽点完全是换汤不换药啊,十几年前就在玩就一套。
更何况在这一流派内,你找出来十本,能有一本剧情发展不一样的都算这帮人有进步,真不算抄袭吗这?
上面两位至少还算有着相对正常的三观,有些邪门到发瘟的可能我写出来这篇文章都过不了审,什么误诊癌症流,内娱流,低能景区流,女频生子流......
过于恶俗的我就不在文章里详细介绍了,实在没吃够,那我给你推荐个去处:B站烟花君嘎。
这位up可能是真的觉醒了什么“赤石”系统,有些我光是听到都要皱眉的东西,这位愣是能生生咽下去,再做成视频给观众细细拆解。
归根结底,如果你真的忍着恶心亲自都赤过一遍了,那么你就会发现,这些弱智网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爽点来得很快。基本只看一眼就能抓住你的眼球。
平时我们刷到这些东西的场合多半是在短视频平台的广告里,那种背景放着毫不相干的解压视频,用着劣质AI演播弱智软文的广告,总是寥寥几句就能吸引我们的停留。
而只要我们犹豫了,没有立刻划走,它们的目的就达成了,所以,弱智网文的本质其实很好理解,骗点击赚流量嘛。
只是,我仍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今我们的网文环境,为啥不知不觉就变成这样一副露天大旱厕的模样了?
想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或许要从读者和作者两方面去探究。
我第一次与这种网文“相识”,是在出租车上,司机师傅一边开着车,一边用车载音响播放着由AI朗读的劣质网文,其中情节我已经早已不记得,相信司机师傅也一样,因为他并不是真的想看这本网文,只是想在开车时听点什么提振精神。
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送外卖的小哥,街边卖早餐的大妈,公园里锻炼的年轻人......那些你在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路人都有可能一边干活一边听小说。
如今读者看网文的方式,早已大不相同:与其说是看,不如说用“听”的更多。
在信息快餐时代,大伙对网文的要求其实是越简单越好的,因为越是简单的东西,越适应这种“用网文当背景音”的场合。
不掺杂任何草蛇灰线的伏笔,也就不会因为一个不注意跟不上剧情;角色全部遵循刻板印象,也没有需要你多费心力记住的角色;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也就不存在什么持续吸引力,不想听了随时可以放下。
至于那些真人演播的高规格制作有声书,诸如《诡秘之主》之类的一般不在这种场合出现
只有平铺直叙的剧情与生硬的爽点就够了,能够做到听过就忘爽完就扔的作品,才是最佳选择,更何况这种AI演播还是免费的。
而对于那些没有这种需求的网友来说,在网友们发的吊图里偶然看见某篇网文的某个桥段哈哈一乐就是极限了。
所以,在这种快节奏,生活化的阅读环境下,听书和看梗图已经成为了最普遍的“阅读”方式。
至于写出这些作品的作者,你也很难说他们有什么所谓“创作的信念”,毕竟生产这些东西要的是速度不是质量。
现如今,写网文是一门有着明确方法论的营生,就像摆摊卖煎饼果子一样,从买什么小推车挂什么招牌到选用什么面糊怎么调酱,都明明白白教给你,学门手艺混口饭吃罢了。
你只要去b站搜一搜,就能搜到一整套教学,什么叫“黄金三章”,“拆书”是干什么用的,开头爽点怎么设置,什么时候该让女角色出场,什么时候该放弃,都明明白白编撰成册告诉你。
甚至还有网站编辑亲自开播审稿,新人写的东西能不能签约,怎么才能混到稿费,几乎都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我并不是说这样不好,这种喂饭式教学固然真的能够帮到想靠写网文吃饭的年轻人,然而同时,也从另一方面造成了整个生态的机械僵化,毕竟如果大家都学了一套东西,那创作的独特性又在哪呢?
于是,现在你能看到的爆火新书普遍有着同样的格式。
首先在这套网文写作体系中,你的标题就不能太简洁,必须把噱头都明明白白写出来,什么《诡异修真长生路,从死过一百遍后开始》,什么《都重生了谁还做游戏啊?》,等真的写出成绩,再把名字一改。
比如这本《从死过一百遍后开始》如果我真的写出名堂,签约的时候把名字改成《向死修真》,是不是格局就高起来了?这种操作如今已经非常常见了。
其次,如果你能抓住当下火爆的社会话题或者热梗为核心噱头,那就更好了,靠着火热的话题吸引一波流量,这本作品的下限就已经保住了,后续的事情后续再说。
比如如今依然挂在榜上,集合了当时阿诺“九龙拉棺”,弱智网贷广告,内卷工作环境等火热话题的《没钱修什么仙》,完全就是以玩梗为支点,初看抽象有趣,而越到后期越无聊。
如果我在良子爆火的时候开一本书,就叫《在大胃袋的世界里成为唯一神》,没准也能复制它的成功之路。
而这种网文公式化,机械化的现象也不止出现在我们刻板印象中那些曾经以工业化出名的平台上,每一种读者都有自己的“公式网文茧房”,刺猬猫有着泛滥成灾的二游同人文,菠萝包也被各种“总之先变性再说”的轻小说塞满。
总之,不论是从读者还是从作者的角度来说,现在的这套生态似乎是符合所有人需求的,甚至上述网文“建造手册”还算得上比较有技术含量的那一类。
那些几乎每天都在产生的,我前文中提到的“国运流”“末日安全屋”之类的“纯纯的shi”,才是填满这个生态的大多数。
过去,我曾不止一次说过,网文这一门槛不算很高的创作形式承载了许多普通人的幻想,它理应摆脱过去那些经典的爽文套路,变得更加富有创造性,更加肆无忌惮,当任何人都能在这个领域挥洒自己的想象力时,那这佳作与“shi”漫天齐飞的现状就是值得肯定的。
而现如今,我们在提到那些具有开创性,不走老路的佳作,那些真正有阅读价值的作品时,两年前能拿出来说的是《十日终焉》《道诡异仙》《玄鉴仙族》等新晋话题作,现在能拿出来说的还是这些东西。
那今天这以简单的爽点为核心,辅以“快节奏”的公式化行文快速成批产出的“广告网文”的现状,就很难说是一件好事了。他不仅让读者们被各路“勾石”广告包围,也跟如今阅文集团打造的网文大IP生态圈格格不入。
《凡人修仙传》动画版韩立结婴干爆B站服务器,《剑来》高规格制作的剧场版预告惊掉一众动画爱好者的下巴,《道诡异仙》漫画单行本的宣发刚刚登陆起点开屏首页,《诡秘之主》的2D动画也算平稳落地。网文圈如今正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支撑着它们的基石——网文本身,却是如今这个“流量为王”样子,那等几年后,这些老网文ip开发完了,需要找出新的佳作动画化或者漫画化时,我们看什么呢?国运擂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