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戏的名字,为何叫《二重螺旋》?
通过游戏的第一章后,这个问题或许会得到回答。
首先必须要称赞的,是这游戏音乐的质量。自登录界面开始,短音程的钢琴独奏与小提琴的悲鸣便带著不尽海浪而来。而世界观简介与核心矛盾,随着流程推进跃然纸上:
序章的逃亡之后,我们来到了相对熟悉的(半)开放世界“冰湖城”。在这第一章中,做支线、抓宠物、升五维、刷副本。你甚至可以化身缺德使者,对着某位焦急寻觅女儿的母亲大喊一句“妈妈”,从中一睹制作组那美丽的精神状态。
但《二重螺旋》的世界,并非童话的世界。就比如第一章“冰湖城”的主线剧情,属于是直接整了个大的。
鉴于我不可能给你剧透,那便做个隐晦的比喻吧:
第一章给我的那种感觉,就像是劫后余生的温馨日常中,手上偶然停留了一只美丽的蝴蝶。你想要将其抓起、抚摸、亵玩——可这蝴蝶,却不知何时,变成了一把开了刃的蝴蝶刀。
在阴差阳错的命运翻转之间,它用最锋利的那一角,将你手上划得鲜血淋漓。直到最终坠落于尘泥后,你甚至不敢相信这一切的结局怎会是这般。
而当你沉浸于第一章的悲伤余韵时,叙事的沙漏已经开始徐徐倒转,昔日频繁出现在你梦中的另一位主角,已随之踏梦而来。
在这里,你将迎来对另一位角色性别与名字的抉择。
是的,相比于一般游戏的固定视角,《二重螺旋》采用了“夜航”与“泊暮”篇的两个视角,用两个主角采取双视角叙事。
在那沙漏流转之间,二人的命运,似乎在冥冥中构筑成了一个莫比乌斯环,似乎将世界的两面展现于你。
相比于主线支线分明的第一章,第二章则带来相对纯粹的线性叙事。相对于江湖之远的主角,身处“帝国”视角下的另一主角,成为了叙事的主体与矛盾中心。
(111大哥真脱吗)
这一章的关键词,大概叫做“牺牲”。信任与怀疑,真相与谎言,篇章主角的迷惘与挣扎,在经历暗无天日之后终于迎来曙光。而无论如何,在那内心深处,依旧有一张照片存留。
进入第三章,沙漏再度倒转,回到了此前冰湖城的视角。而这一章的主线,几乎构成了当前主线的最高潮。
若是选择这个关键词,那我想,应该叫做“谢幕”。
——歌剧里的谢幕。

“歌剧是,当一个人背后被捅了一刀,他不流血,他唱歌剧。”——罗伯特·本奇
一场连环的杀人案为起始,我们与另一位黑丝少女相遇、合作追凶。在追寻间,名为“雪国的孩子”的歌剧,似乎成为了那穿针引线的关键线索;意想不到的反转,帝国之“恶”的展现,让那悲剧的意味,逐渐显现。
而最终,伴随着终局的那一场谢幕之战,穿云裂石的男高音彻底引爆开来,在内心的独白剖析与末路悲歌之中,带来了一场万众见证的完美谢幕。
一切尘埃落定后,那女声的轻吟伴随着一声凛冽的回响,成为了一切最好的call back,像是《泰坦尼克号》剧末的午夜梦回,也像是《调音师》开头音乐独奏后的那一声巨响。
在公测之前,许多玩家似乎用简简单单“刷”之一字,概括这游戏本身。但在其他方面,在剧情脉络、关键节点演出等等,亦有着深入人心的地方,足以达到一线的水准。
平心而论,《二重螺旋》的剧情呈现不算复杂,但它带给我的震撼与后劲儿,却不弱于许多一线游戏分毫。
这些内容的共同主题,大概叫做“希望”:是第一章的破茧成蝶,是第二章的烈火焚身,是第三章的完美谢幕——而它们汇聚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反抗所谓“命运”二字的一束曙光。
那是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那天的半夜两点,我在屏幕前戴着耳机,被那音乐轰击地瞳孔震动;而第二天,当我回看在那一段谢幕的回放时,听见了一切结束后,自己那段长长的舒气声。
对于二游厂商来说,这2025年,注定是要杀得头破血流的一整年;而对于玩家来说,他们所关注的,除了这些游戏本身的质量之外,还有开服时各路游戏那层出不穷的“草台班子”乐子。
而在这种卷之又卷环境下,《二重螺旋》似乎确实予人了不小惊喜。
当然,《二重螺旋》的模式,使得对于产能的要求或许要比常规二游更高。产能够了便是爽打,不够那便是无聊,而在官方公测前瞻的直播之中,制作组已经预先展示了新版本的内容,让玩家们对未来的产能与长线运营方面,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只是,在这理性的思考之余,我似乎依然在回忆着此前的剧情。离别之人,何时能够再度相遇?彼岸之中,是否依旧留有她的身影?
我期待着游戏未来的内容释放,以及和“那个人(还有那黑丝)”的再度相逢。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二重螺旋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