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款Be with Me主打的多样化使用场景,有一半要归功于它“变化多端”的屏幕。
这块屏幕在高度和角度调节上自由度很广,最高支持180mm的上下行程和左右90度,前倾45度,后倾25度的调节角度,站立靠坐基本都能找到合适的观看高度和角度。
在实际的调节过程中,它的屏幕在旋转和滑动时阻尼感是适中偏硬的感觉,不会过硬导致调节费力,也没有因为太松而轻易晃动。旋转至竖屏和横屏时的确认感也是有的,不用太担心屏幕调节不到位的问题。
利用它灵活多变的特性,我们可以探索出许多不同的使用场景。比如在居家场景中,它就是一块比大屏电视更灵活,比小屏手机平板更沉浸的“中屏”。
你可以把它调至适合的高度角度后,躺在沙发上,按下遥控器上的语音按键并说出相应的指令,利用它内置的智能语音系统进行休闲娱乐;
也可以通过附带的CtoC和CtoHDMI线材连接上喜欢的游戏设备,将它作为一块距离更近,还自带音响的外接屏,获得更沉浸的游戏体验。
在游戏测试中,这块移动智慧屏不仅可以提供可观的画质,最奇妙的是它能实打实地带来一种全新的游戏体验。在远近、高低、角度都可以轻松自主调节的加持下,玩家不必再苦于去适应固定的显示设备,每个人都能找到最舒服也最适合自己的专属体验。
而在工作场景中,得益于它内置的智能系统和触控屏设计,它比较适合作为小会议室的会议屏幕。
它支持主动式4096级压感触控笔,也可以正常使用手指触摸操作,最高支持10点触控功能。所以相比电视,使用它展示PPT和文档都可以直接进行操作,既省去了连接电脑的麻烦,批注和标记操作也更加直观方便。而相比电子白板,它又能轻松在不同房间中转移,使用更加灵活。
它独特的产品形态撑起了生活和工作中,多样化的适用场景。
总的来说,这款雕塑家Be with Me移动智慧屏并不是那种人人都适用的大众向产品。
从它的命名:Be with Me中我们不难看出,它的定位其实是希望这款产品能和用户距离更近,陪伴更多,它更像是不同场景中的“第二块大屏”:在电视、电子白板和手机、电脑之间,它在夹缝中找到并试图去解决一部分用户的需求,并且希望通过创新的产品形式赢得这一小块市场。
但作为雕塑家在这个品类中的第一代产品,它在软硬件配置上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处理器性能较弱、系统易用性略显不足等,期待在持续的打磨下,雕塑家能够在移动智慧屏这个独创的细分品类中,给市场和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