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英雄影视剧的黑历史,蝙蝠侠、美队、超人全中枪

架空
2018-09-10 19:46:38 浏览:0 0

继续进步的90年代

  1989年是超级英雄影视改编的一个转折点,蒂姆·伯顿的《蝙蝠侠》公映了。

モホテヌソユ
听到“蒂姆·伯顿”这个名字,很多文艺青年都心头一暖

  这部片子预算只有3500万,比11年前的克里斯托弗·里弗版《超人》还低,却在北美斩获2.5亿票房,口碑更是优异,拿到了第二年的奥斯卡最佳美术奖。它的成功有一个重要原因,是1986年的漫画《黑暗骑士归来》将蝙蝠侠的审美提升到了全新高度。

  3年之后,蒂姆·伯顿又拍了《蝙蝠侠归来》,同样叫好又叫座。这部片子得益于1987年的漫画《蝙蝠侠:元年》,因为漫画深化了猫女和企鹅人,而他们正是《蝙蝠侠归来》最出彩的角色。

モホテヌソユ
“说,谁是最好的猫女!是我还是安妮·海瑟薇?!”

  漫画原著能提供更优质的文本,是影视改编升级的前提,但过程并没有那么顺利。随着蒂姆·伯顿退出蝙蝠侠系列,接下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永远的蝙蝠侠》、《蝙蝠侠与罗宾》是这个系列的第三、第四部,参演大咖越来越多,口碑却呈现断崖式下坠,都是公认的烂片。

  同期还有一些超级英雄的表现也不理想。

  1990年有一版《美国队长》,IMDb3.3分——因为剧组出了严重的财务问题,片子质量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比起1979年版美队的聒噪, 这一版又呆滞得像块木头,甚至显得毫无自信。他不再力大无穷,追捕坏蛋总显得吃力;他不再飙车,甚至说自己会晕车;他不再讲笑话,甚至很少讲话。这部电影的特效相当拙劣,直逼70年代的水平。

モホテヌソユ
不管你们怎么说,我自己觉得很棒

  至于1997年的《钢人》和《再生侠》,不提也罢。

モホテヌソユ
扮演“钢人”的是NBA巨星奥尼尔。他最好的演技还是在篮球场上

  超级英雄的电视剧在这个时期也是好坏参半。

  1990年的《闪电侠》,每集成本150万,在当时创下电视剧的最高纪录,可惜因为收视不行,只播出一季就被砍了。

モホテヌソユ
闪电侠战衣的抓绒质感很特别。女主角的发型则富有年代气息

  1993年,《新超人》在ABC电视台播出,它的核心不再是打斗、探险,而是爱。这是大超第一次在影视作品中被塑造成一个“人”,观众看着他作为一个农家男孩,在大都市站稳脚跟,和心爱的姑娘步入婚姻殿堂,顺便跟邪恶势力作斗争。无论是审美还是特效水平,它都接近现在的美剧了。

モホテヌソユ
呃……空姐有点想收回对特效的评价

真正繁荣的21世纪

  到了21世纪,从老版《X战警》三部曲、《蜘蛛侠》三部曲开始,超级英雄的影视化终于进入成熟阶段,涌现出不少佳作,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或者应该叫《黑暗骑士》三部曲——达到艺术和商业的新巅峰,接下来就是漫威宇宙,电影界谁也不敢再小看“美漫改编”。在电视剧领域,DC的《哥谭》《绿箭侠》《闪电侠》反响都不错,而漫威除了有《神盾局特工》压阵,还在网飞开启了“捍卫者宇宙”,《夜魔侠》《卢克·凯奇》《杰西卡·琼斯》《惩罚者》都玩得风生水起。

  但仍然不乏扑街之作。DC有2004年的《猫女》,2011年的《绿灯侠》,漫威则有2003年的《绿巨人》,2005年和2007年的《神奇四侠》系列,2015年的重启版《神奇四侠》。其实大家都不怎么会提起这些片子,甚至没有吐槽的兴趣,毕竟现在是超级英雄的黄金时期,连好剧、好电影都聊不过来。

  回顾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之所以想到挖掘美漫改编的黑料,说起来有点羞耻,是因为空姐不小心看了几集《武动乾坤》,想到一个蛋疼的问题——

  我们的“网文改编”又处在哪个阶段?什么时候才能靠谱一点?

本文仅代表订阅平台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游民星空仅提供发布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上一页 1 2 3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奇幻、科幻、惊悚。佳作推荐,深度解读(公众号:架空)
超级英雄影视剧的黑历史 蝙蝠侠、美队、超人全中枪https://imgs.gamersky.com/upimg/2018/20180910101802291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