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也已经发现,我们前面所讲的漫画中的拟声·拟态词,选取的对象主要是日漫。
那么,当漫画的语言从日语变成其他语言时,拟声·拟态词的使用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实际上,和日本一样,其他各国的漫画中也多有类似功能的拟声·拟态词。
美漫中拟声·拟态词基本都由英文字母组成,以不同于人物对话语言的形态附加在画面上。
例如,走路时脚踩进水坑时发出的“Tssss(滋——)”声;
人物因内心惊恐而发出的“AAAAAAAAG(啊——)”声;
以及“KEKT”、“BAMM”的打斗声等等。
常见的还有:
BLA-BLA(某人话很多)
YUM(把什么东西扔进嘴里)
SCIAK(拍扁一只苍蝇)
DHDHDH(发动机点火)
FFFFF!(感到无聊或疲乏)
TIC TIC TIC(电脑键盘声)
HAHAHA(坏笑)
……
欧美漫中诸如此类的拟声词很多,有人专门做过整理总结,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下。限于文章篇幅,这里就不列举更多了。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韩漫中。
下面两张图中的拟声词分别模拟了开门声,以及人的喧哗声。
而我们的国漫,很多也用了拟声·拟态词,以渲染漫画氛围,增加场景的立体感。
在漫画《一人之下》里,这样的词俯拾皆是。
人倒地发出的“咣!”声:
疾行时的“嗖嗖”声:
或者是更加直白地,用具体的动词描述人物的动作,如下面的“摇晃”和“蹭”:
然而,有人提出,汉字相对于日语等语言来说,是不太适合作为漫画中的拟声·拟态词的。
原因之一,他们认为是汉字的字形结构复杂,比较抢占画面。
比如打雷时,在画面当中写上“轰隆”这样笔画繁多的词,似乎就有点喧宾夺主之嫌。
我们都知道,日语有汉字和假名两种书写系统。
然而,日漫在模仿声音时,用到的基本都是平假名,或者片假名,很少有看到用汉字词的。
比较下面两张出自《钢之炼金术师》的图,你是否会觉得前一张的“咔嚓”,要比后一张的“ズラア(滋啦)”更让你出戏?
如果说,上面的问题是不是真的可以称得上是问题,还是一桩见仁见智的事,那么下面这个问题就显得较为棘手了,那就是——
不同语言间拟声·拟态词到底应该如何翻译?
特别是日漫中,拟声·拟态词有时候多得有些丧心病狂,如果翻不好得话,对于没什么日语基础的读者来说,就比较吃亏了。
因为要是一定要翻译出来,中文里很有可能没有可以与之准确对应的词;要是不翻译出来,读者很有可能就会看得一头雾水。
尽管有的时候这些词的存在与否,并没有在很大程度地影响到我们对漫画内容的理解。
然而直接选择忽视的态度,也会让我们的阅读少了那么一分乐趣。
所以,如果想全方面地享受以其他语言创作出来的漫画作品,那么平时多多留意他们的拟声·拟态词,熟悉其通常使用的场景,就显得颇为必要了。
本文仅代表订阅平台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游民星空仅提供发布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