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G作品里的僵尸,是如何“进化”成现在这样的?

ACGx
2019-07-04 18:19:38 浏览:0 0

  在很多ACG作品中,“僵尸”是一种非常不科学,但又受人喜爱的文化元素。

  从CAPCOM最早于1996年出品的游戏系列《生化危机》,到武井宏之自1998年开始在《少年JUMP》上连载的漫画《通灵王》……只要是这些ACG作品与惊悚恐怖、灵异玄幻沾点边,各式各样的僵尸几乎都不会缺席。

  按照作品世界观地域和设定的区别,ACGx将这些僵尸大致分为了欧美、东亚两种不同的流派:

游民星空

  第一种是名为“丧尸”(英文:Zombie,在中文圈经常会与“僵尸”的称谓混用)的不死生物,常见于以欧美国家和地区为世界观背景的ACG作品中。丧尸最大的特征,就是活人受到某种病毒感染或者迅速死亡后立刻出现僵尸化,行动迟缓但毫无痛觉,以活人为食。

  有趣的是,随着现代流行文化的不断融合,在不少文创作品中,创作者们总是会用现代科学的角度去解释丧尸的存在合理性。所以丧尸这种不死生物,也能代表西方世界对不死生物的理解和认知特点:一切看似不合理的存在,都可以用“科学”来强行解释(至少看起来科学)。

游民星空

  第二种则是以东亚,尤其是中国文化而创造出来的“僵尸”(亦称“粽子”,英文:Jiangshi)。

  僵尸浑身僵硬,通常只会在夜间行动,它是人类在死去一段时间,并满足某些条件(如风水不好、修行者施法)才诞生的不死生物,所以在它的身上,总是围绕着东方玄幻的文化色彩——丝毫不惧怕一般刀剑攻击的僵尸,却害怕是黑驴蹄子、桃木剑、符咒等一系列驱邪的法器,其存在很难用现代科学去解释,这正是僵尸与丧尸之间在概念上的最大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丧尸和僵尸都有各自独立的名称,但在中文语系中,两者因为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所以在名称上都呈现出了混用的状态。

  在炎炎夏日即将到来之际,ACGx将通过两篇文章来分别介绍这2种僵尸流派的前世今身。此次推送的“欧美篇”的主角,即是特别讲究科学的“丧尸”。

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的丧尸

  虽然丧尸目前常见于各种以欧美国家和地区为故事背景的ACG作品里,但这种文化元素在现实生活中的最初来源,却是非洲。

  伏都教(即巫毒教,英文:Voodoo),是最广为人知的非洲信仰,它起源于非洲民间,是一种融合主义宗教。

  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宗教不同,伏都教并没有所谓的教义、教典和教团。举行仪式时,洪安(即伏都祭祀)会边打鼓边载歌载舞,用动物为祭品,让神灵附于人的身上。

  由于18世纪法兰西殖民帝国的黑奴贸易,伏都教从当时的达荷美王国(今贝宁)被带入位于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并与当地原住民泰诺族的原始信仰、基督教、欧洲神秘主义等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信仰进行了融合,最终形成了伏都教众多分支中最富盛名的一种——“海地伏都”。

  在外界看来,海地伏都最大的特点,就是这个宗教及其信徒都相信“活死人”,即丧尸的存在。巫师通过一系列专门的仪式,可以让已经死去的人类“复活”,而且这些活死人并没有自主意识,只能受施法者控制。

  虽然这种法术看起来特别不可思议,不过在海地当地,确实存在不少有关丧尸的传说。有一种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这其实是当地巫师用某种药物(如提取自河豚的毒素)让受害者陷入“假死”状态,然后在过一段时间后将其“尸体”从坟墓中挖出来,并在其头部插上一根木条,以便破坏受害者的记忆系统,从而达到让这些“丧尸”对巫师言听计从的目的。

  随着前来海地的游客口口相传以及各种媒体的报道,这些与伏都教有关的种种传说,逐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而这些传说中会死而复生的丧尸,也因此得以被更多人所知晓。这正是当下各类文创作品中丧尸概念的现实原型。

源于科幻小说、电影的经典丧尸形象

  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各种文创作品中的丧尸形象也不例外。

  电影中早期的丧尸形象,如1932年出品、世界上最早的丧尸片《白色僵尸》(White Zombie),1943年出品的丧尸片《与僵尸同行》(I Walked with a Zombie),其故事都与海地民间关于丧尸的传说有关,也有些作品会将丧尸、吸血鬼、木乃伊等民间传说混合在一起,以达成更加恐怖的效果。

游民星空

  1954年,美国作家李察·麦森创作的科幻恐怖小说《我是传奇》(I Am Legend)出版,它曾于1964年、1971年、2007年先后三次改编成电影作品。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人类因病毒的肆虐变成了吸血鬼,唯独主角罗伯·奈佛因为曾被蝙蝠咬伤过成为了唯一免疫者,并为了寻找疾病疗法与众多吸血鬼进行战斗的故事。

游民星空

  在《我是传奇》的世界观设定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吸血鬼:第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死人”,它是在死后才转化成没有痛感、不惧刀枪的吸血鬼;第二种则被称为“新人类”,它是一种感染了病毒,但仍然保持了自我意识的吸血鬼。实际上,这两种吸血鬼的基本形象,分别正是后来各类恐怖类文创作品中丧尸、吸血人种形象的原型,《我是传奇》也因此被外界视为丧尸和吸血鬼形象发生分歧的起点。

  此外,由于受到各类“科学怪人”小说的影响,李察·麦森在《我是传奇》这本书中,还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了“吸血鬼病”的成因以及对策疗法。比如,第一种吸血鬼之所以能够拥有不死之身,主要是因为它能在受伤的瞬间产生一种凝胶,而第二种吸血鬼之所以害怕十字架,是因为他们保留了自己曾经是基督徒的意识……

  之所以李察·麦森会创作出一个“无论如何努力都不会成功”的故事,主要是因为在冷战期间,许多文创作品都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呈现出悲观的展望。再加上19世纪到20世纪前中期种族主义和优生学的盛行,科幻界对人类的未来发展呈现出消极的态度,害怕人类退化成动物一样的存在,除了《我是传奇》外,彼埃尔·布勒创作、1963年出版的《人猿星球》,也同样有着类似的内容创作倾向。

  所以,即便是出现在《我是传奇》中的丧尸是以吸血鬼的名义来呈现,但这部“反乌托邦”作品所产生的巨大文化影响力,也让丧尸从原本的宗教传说中,逐渐披上了科学的外衣。

  就在《我是传奇》小说推出14年后,知名电影导演乔治·A·罗梅罗拍摄了一部低成本的黑白独立恐怖电影《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讲述了一种神秘的传染病横扫美国西海岸,几位男女为了逃避丧尸的攻击而发生的故事。

游民星空

  以《我是传奇》中的吸血鬼形象作为原型,乔治·A·罗梅罗在《活死人之夜》中创作出了智力低下、行动迟缓、会成群结队攻击活人的丧尸形象,而且还加入了被咬伤也会变成丧尸的设定。虽然有许多专业的影评人,都认为丧尸的形象其实是象征了1960年代被压抑的资产阶级,但对于当时广大普通的观众来说,《活死人之夜》在感官上所带来的恐怖体验确是前所未有的——11.4万美金的创作成本,全球3000万美金的票房收入,便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至此,现代文创作品中最为经典的丧尸形象基本形成。从万圣节各种年轻人的丧尸cosplay,再到迈克尔·杰克逊在《Thriller》MV中的丧尸扮相,原本知识存在于宗教和民间恐怖传说中的丧尸,随着大量文创作品的创作和改造,逐渐成为了大众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游民星空

1 2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面向高端二次元用户,持续分享深度见解与探讨。
ACG作品里的僵尸 是如何“进化”成现在这样的?https://imgs.gamersky.com/upimg/2019/20190704161608475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