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迷彩能隐形?军事伪装的进化之路

最后的防线
2017-02-17 20:31:26 浏览:0 0

  玩过《合金装备》的玩家,想必都对其中的一个细节印象深刻,随着游戏的进行,你可以解锁一件能做到几乎100%隐形的光学迷彩制服。但现实中,是否真有某种技术或者服装,能帮助作战人员实现真正的“隐形”?事实上,思考过这个问题的人有很多,其中就包括了史上最著名的将军和军事工程师们。而从另一种角度看,伪装也更像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玄学,其作用一直存在争议。

游民星空
合金装备系列中,身穿几乎隐形的、伪装服的敌军守卫

  这一点在20世纪的各场战争中表现无遗:一战期间,各国士兵们普遍身穿灰色制服,但在二战中就出现了单兵迷彩。在1910年代,英国军舰普遍使用了双色迷彩涂装,可仅仅过了30年,它们便被彻底抛弃。类似的情况在21世纪依旧存在,就在10多年前,美军便为新式迷彩花费了超过50亿美金,但很快有人指责说:“此举不过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

  军事伪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当古人意识到,行动隐蔽可以给他们在战场上带来出其不意的好处时,第一批军事伪装就应运而生。比如《荷马史诗》中提到的“特洛伊木马”,就是古人采用伪装的案例。

游民星空
特洛伊木马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军事伪装,画面来自电影《特洛伊》

  毫无疑问,这也是军事伪装的最早思路,即将人员和装备伪装成无害的事物,并让敌人猝不及防。它与一战期间诞生的“观察树”有异曲同工之处。后者是一种有趣的堑壕战装备,外面覆有树皮,内部是一层装甲。白天,士兵会在阵地前选好相似的树桩,然后在晚上偷偷刨掉,用“观察树”取而代之。“观察树”的下方是通向主阵地的堑壕,观测员平时即隐藏在树中,一旦敌人阵地上有活动就可以召唤炮火打击。

游民星空
一战中的“观察树”——特洛伊木马的现代版

  当然,在冷兵器的时代,类似“特洛伊木马”的伪装非常少见。因为在当时,交战距离通常近在咫尺,伪装即使再巧妙也没有用。所以,大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是远程火器的普及促进了军事伪装的兴起。在拿破仑时期,滑膛火枪的有效射程只有大约80米。然而,到南北战争的时候,这一数字提升了大约3倍,此时,身着鲜艳的军服走在开阔的战场上便无异于自杀。

  也正是因此,各国军队渐渐摸索出了战场伪装的诀窍。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华盛顿的军队之所以能击败了装备精良的英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衣服色调偏灰,能更好地和环境融为一体。而在欧洲,奧地利军队也在18世纪中叶开发出了一种带伪装作用的服饰,以方便精锐部队在丛林和山地中潜行。

游民星空
奥地利猎兵部队(Jager)的制服,和当时普遍偏鲜艳的风格不同,其设计之初便有了方便部队成员在森林和山地行军作战的考虑

  这种单色伪装最终发展成了一个耳熟能详的事物——“迷彩”: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家们发现了一种现象:面对多种颜色和几何形状的混乱组合,观察者将无法获得稳定的聚焦点,并最终产生视觉错乱。

游民星空
今天常见的迷彩,实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的产物

  各国军队很快注意到了这种发现,并将其运用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战争爆发之初,面对机枪、火炮组成了立体火力网,各国军队都蒙受了惨重损失。这时,军事家们想到,如果己方能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抵达更靠近敌人的地方,或者引发敌人的误判,这样一来,他们不仅将做到出其不意,而且能减少自己暴露在火力下的时间,这有助于减少损失、赢得战争的胜利。

  和军事史上许多有名的事物一样,迷彩的诞生最初也起源于在混沌中的摸索。最初,部队只是把油漆配发给前线官兵,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同时,各国普遍成立了“迷彩研究协会”,但是大部分成员不是科学家,而是画家、雕塑家、室内设计师、园艺家和舞台布景师等。他们提出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方案,有些甚至令人忍俊不禁。毫不奇怪,这些“业余人士”的作品并没有获得多少赞许。

游民星空
一战期间,一个进行迷彩设计的工作室,在当时,迷彩的设计纯粹是凭感觉和经验

  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一直持续到1940年代。比如二战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迷彩服就是由《美好花园》杂志的编辑们设计的,官兵们对它的印象并不好,国内民众更戏称其为“猎鸭人”或“青蛙皮”,因为它们的外观极为猎奇。美术大师毕加索也曾为这项事业献计献策,他建议迷彩最好采用色彩斑斓的菱形图案,但他提出的样式早在一战期间便被德国飞行员采用。不过后者的目标并不是伪装,而是在战场上展示个性,甚至是挑衅对方的王牌飞行员。

游民星空
一战时期,德国战斗机上经常涂有眩目的色块,但其作用不是伪装,而是让自己更醒目,以挑衅对方的王牌飞行员

  上述业余设计师们的另一个成果,是一战中英国军舰采用的“眩目迷彩”,在当年,这种迷彩经常成为小酒馆中的谈资。一些水手将涂有这种伪装船只比作“在海洋上奔跑的斑马”,另一些则表示他们看到色块就会一阵眩晕。这种伪装的意图在于迷感敌军潜艇,当时军方宣称:“当观察目标时,敌军的视觉将受到相互交错的色带干扰,导致对航速、航向和尺寸的判断出现偏差。”

游民星空
涂有眩目迷彩的一艘快艇,注意,其船头位于图片右侧

  理论毕竟是理论,“眩目迷彩”的实际价值远没有吹嘘的那样神奇,有时它给海员的仅是心理安慰。另外,一战期间,潜艇的攻击手段也非常原始。它们经常大摇大摆浮出水面,用甲板炮解决目标,只有对付大型船只或军舰时才使用鱼雷。为确保百发百中,潜艇经常逼近到200米的距离。此时,伪装是毫无意义的。不过也有艇长坦承,他们的确会“把船首误 认为船尾”,或是“将一艘大型船只误判为两个较小的目标”,不过只有“在距离极远、且观测员喝醉”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二战期间,“眩目迷彩”的衍生品仍在沿用,但前线普遍反映效果有限。

游民星空
一战英国战争公债宣传海报,其中的坦克就涂有早期的迷彩

  创立之初,迷彩主要用于舰船、飞机、建筑和车辆之上,极少有人想到单兵作战。到19世纪中叶,英军的制服都是以红色为主,1869年后才陆续更换为卡其色,而到一战之初,法军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红色军裤,这导致士兵付出了惨重伤亡,但后方的舆论竟对此不以为然。当时一家著名的报纸写道:“取消掉一切鲜明的色彩……是违背法国人爱美观念和军队职能的。”一位议员更义正词严地表示:“红裤子便是法兰西!……它绝对不应该被取消!”直到一战中后期,这些醒目的红色军裤才逐渐被蓝灰色军裤取代。

游民星空
一战期间,德军部队自行涂装的迷彩钢盔

  1917年,德国士兵的钢盔上出现了色彩鲜明的伪装图案。同时,法军也开展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但统一的单兵迷彩并没有诞生,因为将军们更在意坦克、飞机等“有价值”的目标,至于普通士兵则是炮灰和统计数字,完全不值得关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对军事伪装的研究更是转入了低谷——受预算削减的影响,各国军队只能惨淡经营,许多与之相关的项目被取消了;同时,保守思想也死灰复燃,很多将军甚至公然宣称,使用伪装“违背了骑士精神”。直到上世纪30年代末,研究工作才重新步入正轨。

1 2 3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来到这里,读懂历史,品味游戏。
什么样的迷彩能隐形?军事伪装的进化之路https://imgs.gamersky.com/pic/2017/20170216xtn_162_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