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星空 > 攻略秘籍 > 资料 > 正文

《戎马丹心汉匈决战》汉代服饰、兵器与古迹科普

2017-12-08 16:50:29 来源:mountblade 作者:尚史轩制作组 我要投稿

第10页:汉帝国特色兵器

展开

汉帝国特色兵器

(一)刀剑

  1.汉剑

  汉剑袭承周剑形制,与后代唐剑、宋明剑等区别较大。握柄截面依然是圆形、柄首呈圆盘形(首)防止脱手,护格(镡)有所扩大、对手部防护略有加强;钢铁的强度使得剑体截面从青铜剑的八面、六面简化为四面;长剑普遍长于80cm,100cm及以上者比比皆是(出土的西汉时期剑最长达到146cm,另据闻甚至还有160cm者,令人咋舌)。 剑虽然渐渐不在战场发挥作用,但因其文化内涵、更因其功能主刺的特质,使得其尚武装饰及日常防身作用更加显著。汉代另有一种尚方斩马剑,推测其形制应该非常硕大,具体用途则有争议,有学者认为是象征性的礼器、也有学者认为是实战兵器。根据汉代记载来看,民间冲突中以剑伤人杀人的比例非常高,这种全民喜击剑、私斗盛行的氛围,与后来欧洲文艺复新时期何其相似?

  装具上,汉剑分为首、镡、璏、摽四部分。实用战剑为质朴的铜具,木质且形制硕大的櫑具、玉石精雕的玉具、金银装饰的金银具则为身份的象征,代表着地位和荣耀。

游民星空

  2.环首刀

  这里的环首刀特指汉代被称作“大刀”的长度汉制三尺(汉代一尺大约为今23.1cm,三尺即69.3cm)、四尺、五尺及以上的刀,目前所见最长的刀为146cm,系1987年出土的三国时期刀。区别于之前游牧民族及中原广泛使用的青铜环首削刀(目前资料来看,环首削刀是游牧民族发明的可能性很大),这类“大刀”最大的特点是可以用于战场的攻击性武器,是汉人结合环首削刀的外形、长剑的实战尺寸、以及钢铁技术为核心的独特创造。在周边民族还使用青铜剑铁剑的时候,汉人的环首刀已经显示出的极大的优势:厚背单刃的结构强度远胜同尺寸的剑,擅作猛烈劈砍、使用相对简易,无论骑兵突袭还是步兵结阵都很适用。环首的设计除了平衡配重、防止脱手外,还起到了美观的作用,且随着时代发展,环首及环内装饰造型越发精致丰富。

  纵观整个汉代,即便周边民族学习制造了环首刀,其技术也与汉朝有不小差距。比如,榆树老河深东汉鲜卑墓出土的环首刀,虽为炒钢锻制,但含碳不均,有的刀甚至是中心含碳高而刃口碳低的诡异分布;且所鉴定两件铁刀的刃部均未经淬火;通长最长者也只有60cm,同时出土的铁剑最长亦不过95.8cm。相应的研究报告也明确指出,这些刀与“同时代中原地区出土的某些高质量钢刀在质量上有明显差距,但与次品相似。说明制造技术不成熟,质量不够稳定”。

  因为大刀出色的战场表现,它也开始受到追捧和亲睐。新莽时期的货币“一刀平五千”便是环首刀造型;甚至东汉时成为了舆服制度的一部分,地位超过了佩剑,《后汉书》中对不同级别佩刀的“环”、“室”的材料、颜色、纹饰都有明确的规定。

游民星空

(二)长器

  1.卜字戟

  卜字戟是典型的钢铁时代产物。在战国戟的功能性基础上,钢铁赋予其更直接的卜字造型,前端矛头和侧端横刃均变成了窄长尖利。美观度上或许不如青铜戈、青铜戟的细腻华美,但实战功效的加成则倍许有余。在汉帝国的军队中,卜字戟属于装备比率很高的主战兵器,为帝国开疆扩土立下不可磨灭的贡献。

游民星空

  2.长矟

  东汉《释名•释兵》曰:“矛长丈八曰矟,马上所持。”矟既后世隋唐的槊,指整体达到一定长度的骑兵用矛。从目前出土文物的情况来看,矟最大的特色反而是其夸张的刃长。作为一种矛、一种骑兵武器,其刃部长度甚至与长剑相仿,有的文物实物达到76cm、88cm,更有甚者超过90cm,实在令人惊叹。

游民星空

  3.铩

  《说文解字.金部》讲:“铩,铍有镡也。”铍是东周就出现的兵器,简单理解就是装在长杆上的宽刃剑。与矛不同,矛是尾部有套管(称作銎、骸)、长杆插进矛尾套管固定;而铍则完全相反,是尾部和剑一样是带铆孔的剑茎、茎插进长杆中固定。铍的这种结构,应该很适合进行长距离劈杀、具有一定的克制骑兵的效果。铩就是铍的基础上增加宽大的镡(护格),更利于格斗。按照张衡《东京赋》中“郞将司阶、虎戟交铩”的描述看,这种兵器似乎更多用于旗门、羽林这类精锐禁卫军队。

游民星空

(三)奇门

  1.钩镶

  钩镶是一种异形盾,全铁构成,中间是一面带尖刺的小盾,上下伸出带弧度的勾状枝。从汉砖画像来看,钩镶往往配合环首刀使用,它的这种结构非常适合缴夺控制对方兵器、尤其是戟、铩类具有横向结构的长兵。从功能来看,钩镶更适合单兵捉对格斗中进行技术性操作,所以并不适合大规模军阵作战,应该是精锐陷阵追击、军士近身防护等小规模战斗中使用的武器。

游民星空

  2.手戟

  《释名•释兵》: “手戟,手所持摘之戟也。”摘就是投掷的意思,手戟就是可以单手操持的短柄戟,用作近身格斗、以及投掷击敌。从汉代画像石上看,手戟与卜字戟造型相似,基本就是去掉长柄的卜字戟戟头。这种武器在汉代非常流行,并广泛出现在史书《三国志》中,典韦曾带多把手戟射杀敌军、董卓曾“拔手戟掷吕布”、孙策也以手戟击杀严白虎之弟、太史慈也善手戟... ...如此说来,手戟似乎很受汉末将领的喜爱。

  3.长椎

  长椎简单理解就是长柄的铁锥。长椎在历史上最著名的亮相,恐怕就是张良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时,大力士所投掷出的重达“百二十斤”的铁椎。这种武器应该只适合个别江湖力士、或者勇武将领使用。

游民星空

(四)防护

  1.铁甲胄

  汉代是炫耀长刃的时代,也是铁甲开始的时代。孔融《寘刑论》中有句话:“古圣作犀兕革铠,今盆领铁铠,绝圣甚远。”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原的铁甲就正式取代皮甲成为了军队主流,居延简的记载也证明了戍边军人装备中铁甲的比例明显大于皮甲。汉代铁甲无论大鱼鳞、小鱼鳞、还是长甲札,均属于广义上“形似书札”的札甲体系,和同时代欧洲、西亚那种单纯缝缀在底层布料上的鱼鳞甲制作方法截然不同。山东淄博西汉齐王墓铁甲、陕西西安北郊汉墓铁甲、广东广州西汉南越王墓铁甲、河北满城汉墓铁甲、江苏徐州西汉楚王陵铁甲、陕西西安长安武库西汉铁甲、内蒙古呼和浩特二十家子汉代铁甲... ...汉代甲胄出土为历朝之最,丰富的文物实物充分展现了汉军之威武雄壮。

  2.皮面甲

  中国古代甲胄体系里一直鲜有甲面的记载,更少有面甲广泛装备部队的记录。而居延汉简中记录了一种叫做“皮窅”的事物,它出现在兵器薄上,窅字又指深目,根据目前的解释,其很有可能是一种皮制面部护具。可惜目前尚无事物出土,无法得窥其样。

参考资料: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居延汉简语词汇释》 沈刚

  《居延新简-相利善刀剑诸简选释》 陈力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甲胄复原》 白荣金

  《中国古代军戎服饰》 刘永华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 孙机

  《榆树老河深》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

  《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 朱绍侯

  《中国刀剑》 皇甫江

  《中国古代的百炼钢》 《自然科学史研究》1984年04期

  《论两汉的私人兵器》 范学辉

  《论汉代的环首刀》 陆锡兴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戎马丹心-汉匈决战专区

责任编辑:Agent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游民星空APP
随手浏览游戏攻略
code
单机游戏下载
休闲娱乐
综合热点资讯
游民星空联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