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
展开统御:55 武力:45 智谋:70
武将简介
字通耀,琅琊临沂人。中平六年,遭到部下武陵太守曹寅诬陷,受到长沙太守孙坚攻击,吞金自杀。
统御:97 武力:103 智谋:70
武将简介
曹魏将领。蜀汉建兴六年冬,诸葛亮出散关,攻陈仓,后粮尽而退。王双率领骑兵追击蜀军,但在与蜀军的交战中被击败,王双也被蜀军所斩。
统御:70 武力:41 智谋:59
武将简介
字子雍,东海郡郯县人,魏国大臣。王肃遍注群经,对今古文经学加以综合。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所注经学被称作“王学”。
统御:59 武力:70 智谋:5
武将简介
扶风人,曹魏将领。曾与曹魏其他臣子联名上奏曹操进封魏公及上奏建议曹丕称帝的奏表。
统御:70 武力:81 智谋:24
武将简介
谯郡谯县人。毌丘俭发起叛乱时参战,兵败投奔吴国。当文钦被诸葛诞杀后,和文鸯一起重回魏国。
统御:56 武力:68 智谋:8
武将简介
字子卿,与刘备是好友,苍梧太守史璜死后,被刘表封为苍梧太守。后来,他曾经进攻并赶走了交州刺史赖恭,最后因为他怀有异心,被孙权派遣的交州刺史步骘察觉所杀。
统御:54 武力:88 智谋:29
武将简介
《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一位人物,北海太守孔融部将,兵器为一把长柄铁锤,虎牢关一战中被吕布一戟斩断手腕。
统御:61 武力:54 智谋:15
武将简介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为曹操携带宝剑“青釭剑”,在劫掠时不想一头撞见赵云,被赵云一枪刺死,自此青釭剑便归赵云所有。
统御:63 武力:75 智谋:32
武将简介
字伯仁,沛国谯县人,曹魏将领,夏侯渊堂侄,颇有才智,受曹操重视。
统御:88 武力:80 智谋:76
武将简介
曾向董卓推举公孙度出任辽东太守。于汴水之战中击败曹操,在梁东之战中击败孙坚。在董卓死后,受司徒王允的命令与李傕、郭汜交战,死战死在乱军之中。《三国演义》中,被夏侯惇阵斩。
统御:26 武力:50 智谋:60
武将简介
汉末官吏,曾写密信要曹操堤防孙策在江东的崛起。密信被孙策发现后被杀。许贡死后,他的门客为其报仇,收买刺客暗杀孙策。
统御:91 武力:98 智谋:58
武将简介
自称东吴德王,山越部族出身。在孙策征讨江东之时,与许贡、陈登等人共同抵抗,兵败逃跑投奔王朗,之后再次被击败。
统御:60 武力:30 智谋:82
武将简介
字曼才,彭城人。性情忠厚,待人以诚。少好学。避乱江东,与诸葛瑾、步骘是好朋友,被张昭推荐给孙权作骑都尉、从事中郎。
统御:73 武力:45 智谋:89
武将简介
益州巴西安汉人。张鲁部下谋士,后随张鲁一同投降曹操,封平乐乡侯。
统御:69 武力:62 智谋:77
武将简介
袁术麾下主簿,袁术欲称帝时向袁术谏言此举不妥,并引用周文王的典故,但未被采纳。
统御:119 武力:89 智谋:92
武将简介
字叔子,泰山郡南城县人,出身泰山羊氏。为人正直,不参与政治斗争,因与司马氏姻亲关系得以平步青云。后都督荆襄地区,以德怀柔,深得军民之心;唐宋时期,羊祜得以配享武庙。
统御:72 武力:51 智谋:14
武将简介
袁术部将。袁术死后,杨弘等人带领部曲欲归孙策,被庐江太守刘勋截击,转而归顺刘勋。
统御:30 武力:37 智谋:69
武将简介
字威公,襄阳人,蜀汉官员。投奔关羽后,被关羽派往成都,大受刘备器重。多次参与北伐,诸葛亮知杨仪心胸狭隘,死后也没有重用。
统御:36 武力:53 智谋:44
武将简介
东吴将领,为了增援在魏国发动叛乱的诸葛诞,率领援军出征,最终战死沙场。
统御:70 武力:81 智谋:19
武将简介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袁术部下骁将。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出关迎战华雄,被华雄所斩。
统御:67 武力:75 智谋:70
武将简介
字显甫,汝南郡汝阳县人,袁绍三子。袁绍死后承袭其位,遭袁谭忌恨,兄弟相残,后皆为曹操所败。袁尚与袁熙投奔蹋顿。曹操平定乌丸后投奔公孙康,被处死后交于曹操。
统御:86 武力:92 智谋:62
武将简介
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人,魏国名将。黄巾起义后自成一股势力,吕布战败后,与孙观等人投降了曹操,被任命为琅邪国相。臧霸在曹操与袁绍、孙权等诸侯的战役里,战功赫赫,官至镇东将军。
统御:79 武力:73 智谋:52
武将简介
号称地公将军,张角之弟。与张梁一同率领颍川黄巾军迎击皇甫嵩与朱儶。在长社遭遇火攻,在曹操的突袭中败北,一路逃窜后被其部下严政所杀,首级被献于朱儶。
统御:74 武力:30 智谋:70
武将简介
字孟高,东平寿张人,东汉末年大臣,陈留太守张邈之弟。雍丘陷落后,张超自杀,三族被灭。其兄张邈也在求援途中被部下所杀。
统御:52 武力:71 智谋:56
武将简介
渔阳人,张温讨伐马腾、韩遂时,因张温拒绝其为将而心生怨恨,遂伙同乌丸叛乱,劫掠幽、冀等州,甚至曾击败公孙瓒,最后被门客王政所杀。
统御:69 武力:80 智谋:22
武将简介
张飞部将。被张飞勒令三日内置办齐全全军所需白盔白甲,逾期未能完成,被张飞鞭笞,心生怨恨,伙同范疆斩张飞首级投奔东吴。
统御:85 武力:58 智谋:100
武将简介
字子纲,徐州广陵人,于张昭一起并称“二张”。在孙策进军江东前,经周瑜推荐,于张昭一起投靠孙策。后来开始辅佐孙权,广纳人才。临终之际,想孙权谏言迁都建业,于迁都后病逝。
统御:77 武力:70 智谋:66
武将简介
号称人公将军,张角三弟。广宗大战中与皇甫嵩交战,在首战胜利时过于轻敌,在第二日清晨被皇甫嵩偷袭,兵败被杀。
统御:79 武力:79 智谋:12
武将简介
南阳黄巾军首领,杀郡守褚贡,一度占据宛城数月,后为秦颉所杀。
统御:62 武力:65 智谋:45
武将简介
字文进,广陵海陵人, 蜀汉将领。夷陵之战,张南担任前锋,与陆逊大军对峙,陆逊以火攻大败刘备,张南于乱军之中战死。
统御:69 武力:41 智谋:60
武将简介
字公则,沛国丰县人,张鲁之弟。随张鲁投降曹操后,官居昭义将军,后弃官回家,潜心修道。
统御:74 武力:76 智谋:25
武将简介
袁术麾下将领,袁术称帝后官拜大将军。袁术病死后,张勋收拢部曲投靠孙策,途中被袁术旧部刘勋收虏。
统御:66 武力:73 智谋:34
武将简介
字稚叔,并州云中人,汉末群雄,割据河内。建安三年,被部将杨丑杀张杨以应曹操、致使曹操尽收其部众。
统御:85 武力:79 智谋:43
武将简介
字伯恭,犍为郡武阳县人,蜀汉将领。在刘备平定益州后被提拔重用。因其执法严明,受到诸葛亮的重用。蜀汉灭亡后投降钟会,卷入钟会谋反而死于乱军之中。
统御:74 武力:73 智谋:26
武将简介
刘繇部将。屯兵当利口抵御袁术,袁术派遣孙贲、吴景攻击,未能攻下。后为孙策所破。
统御:60 武力:40 智谋:72
武将简介
桂阳郡郴县人,桂阳郡太守,刘备攻桂阳郡时投降。后因怀有异心逃走,不知所踪。
统御:63 武力:13 智谋:61
武将简介
南阳黄巾渠帅张曼成部将,张曼成死后被拥立为帅,率众攻陷宛城,与朝廷军队对抗数月有余,最终战死。
统御:99 武力:92 智谋:79
武将简介
字士季,颍川长社人。 自幼才华横溢,弱冠便任要职,深得赏识,时人比为张良。景元四年,与邓艾分兵灭蜀后,野心膨胀,恰逢姜维假降,意图复国,便与姜维共谋,起兵于成都,却因胡烈等制造兵变而失败,死于乱军中。
统御:89 武力:53 智谋:100
武将简介
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人,曹魏重臣。出身颍川钟氏,举孝廉出身,得到曹操的信任,镇守关中,功勋卓著,被比为萧何。钟繇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统御:69 武力:71 智谋:35
武将简介
会稽人,袁绍部将。任九江太守。曾被袁绍派遣攻夺孙坚所屯阳城,并断孙坚粮草。
统御:63 武力:15 智谋:57
武将简介
不见正史记载,东吴将领,《三国演义》中,为了援助同伴夏恂而出战,却在夏恂阵亡后一时失神,措手不及,被蜀汉将领关兴所杀。
统御:64 武力:69 智谋:38
武将简介
字泰明,会稽人,王朗部将。孙策攻打会稽,会稽太守王朗大惊,派遣周昕等率兵应战。孙策打败并斩杀了周昕等人,从而平定了会稽。
统御:51 武力:45 智谋:39
武将简介
蜀汉官吏,牂牁太守。素来野心极大。益州从事常房巡视牂牁,被他杀害并污蔑其谋反。
统御:86 武力:66 智谋:60
武将简介
字公伟,会稽郡上虞县人,汉末名将。黄巾起义爆发后,奉何进之命镇压起义,功勋卓著。却因不向宦官行贿而被罢官。
统御:68 武力:47 智谋:57
武将简介
字公绪,丹阳故鄣人。东吴名将,有将领之才,是东吴政权中后期的大将,官至上大将军、左大司马。
统御:52 武力:56 智谋:62
武将简介
字子范,吴郡吴县人,吴郡朱氏。朱据仪表堂堂,体格健壮,善于论辩。
统御:72 武力:43 智谋:55
武将简介
字季文,吴郡吴县人。诸葛诞在寿春叛魏,请求吴国出兵援救。孙亮任命朱异援救诸葛诞,朱异因军中缺粮而半路引兵撤退,孙綝大怒将其处死。
统御:80 武力:57 智谋:70
武将简介
字君理,丹杨郡故鄣县人,吴国将领。孙策死后,与张昭等共尊孙权继位,为稳定江东局势作出了卓著的贡献。朱治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
统御:57 武力:70 智谋:43
武将简介
颍川、汝南黄巾军的头领,何仪的部将,绰号“截天夜叉”。
统御:45 武力:46 智谋:42
武将简介
黄巾起义军将领。黄巾之乱被平定后,一直率余众盘踞汝南与颍川一带。
统御:45 武力:85 智谋:40
武将简介
字白兔,蓟州人。原为黑山贼,与袁术合谋共攻东郡,反为曹操所败,后成为张杨部下。
统御:75 武力:79 智谋:19
武将简介
孙坚的心腹将领。随孙坚南征北战,屡立战功。
统御:60 武力:48 智谋:28
武将简介
袁尚部将,建安九年曹操大败袁尚,马延与张顗等将临阵投降曹操,余众大溃。
统御:46 武力:58 智谋:33
武将简介
东吴丹阳太守,孙坚三子孙翊心腹部将。
统御:45 武力:30 智谋:57
武将简介
丹阳人,东吴郡丞。与妫览谋反,杀死太守孙翊。
统御:65 武力:65 智谋:40
武将简介
臧霸、吕布部将,在吕布败死后归顺曹操,被曹操任命为东莞郡太守。
统御:50 武力:66 智谋:18
武将简介
不见正史记载,《三国演义》中与廖化落草为寇,曹操赠关羽锦袍时,杜远将两夫人劫掠上山,廖化得知二人身份后要礼敬二人,杜远不从,被廖化斩首。
统御:46 武力:13 智谋:75
武将简介
黄巾军将领,为李通所败,后来归降李通。
统御:47 武力:56 智谋:32
武将简介
与高胜等于郪地作乱,纠结数万人围困资中县。时先主在汉中,李严率郡县守军五人讨伐,斩马秦、高胜等首级。
统御:54 武力:48 智谋:32
武将简介
趁着扬州刺史严象被杀,聚众割据江淮。
统御:64 武力:42 智谋:30
武将简介
本为泰山太守,因不获张温重用,与张纯等人反叛。与公孙瓒等官军展开激战。后来刘虞悬赏张纯等人,张举出逃塞外,自此下落不明。
统御:77 武力:88 智谋:43
武将简介
乌桓首领,统领五千余人部落,起兵叛汉,自立为王。纵兵劫掠幽、冀、青、徐四州。后来接受刘虞诏安。死后令其侄子蹋顿继任。
统御:40 武力:59 智谋:32
武将简介
原为袁术部将,建安年间,在刘馥劝说下投靠曹操。
统御:49 武力:54 智谋:28
武将简介
董卓部将。董卓死后,跟随李傕郭汜等人一同引兵攻向长安,后来与樊稠一起被李傕所杀。
统御:85 武力:49 智谋:36
武将简介
武威郡姑臧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李傕、郭汜二将反攻长安,为董卓复仇。王方随同樊稠、李蒙等人加入。
统御:48 武力:46 智谋:37
武将简介
字文都,北地泥阳人。因担任河东太守时颇受民众爱戴,而且王邑与曹操政见不和,遂被曹操勒令调离河东。
统御:70 武力:68 智谋:32
武将简介
初为白波军将领,后受杨奉招纳,引军前来护卫汉献帝东归洛阳,因功受任大将军,领司隶校尉。
统御:55 武力:86 智谋:30
武将简介
不见正史记载,《三国演义》中为高定部将,身长九尺,面目狰狞,使一只方天戟,有万夫不当之勇。
统御:49 武力:30 智谋:56
武将简介
字敬文,沛郡竹邑县人。著有诗赋难论数万言,辑录于《私载》,并著有《五宗图述》、《二京解》。
统御:60 武力:58 智谋:17
武将简介
交州苍梧广信人。官至南海太守。
统御:76 武力:66 智谋:32
武将简介
苍梧广信人,士燮之子。士燮去世后,叛吴自立,后被武将吕岱击败,并被处死。
统御:50 武力:40 智谋:45
武将简介
字成国,北海郡人。于建安年间为躲避战乱而居于交州,著书立说,传授学问。
统御:55 武力:60 智谋:20
武将简介
零陵人,刘表部将,任交州剌史。为人忠勇刚直,才华杰出,豪义很强。后投奔刘备属下,任镇远将军。
统御:53 武力:52 智谋:29
武将简介
泰山郡平阳县人,随曹操、鲍信等人进兵荥阳,被徐荣迎击,激战一天,鲍韬战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三国之志4专区
责任编辑:夏目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