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公布的架构细节,AMD采用了专业应用处理器提供商Tensilica(已被Cadence 3.8亿美元收购)的HiFi EP DSP,一种特定任务可编程硬件,介于固定功能、完全可编程之间,支持音效定制、处理,同时尺寸、功耗都非常低。DSP的具体细节不详,但应该是某种VLIW架构的。
底层硬件的编程语言是很常见的C,AMD还会提供一套TrueAudio API接口供开发人员使用。
每个DSP都有32KB指令缓存、32KB数据缓存、8KB Scratch RAM,而所有DSP可以共享384KB缓存,并共享显存访问,最多能使用64MB。
AMD没有说用了多少个DSP,只知道1-10个之间,根据缓存、显存规模猜测应该是4个或者8个,后者可能性更大。还有就是,R9 290X/290、R7 260X DSP数量是相同的。
向上一层是AMD设计的I/O,包括共享内存、显存访问、更多寄存器以及所有必要的路由、DMA功能。这些还是比较考验功夫的,因为音频采样需要快速进出DSP,不能再去耗费CPU资源,也不能延迟太高。
再往上是音频堆栈,毕竟TrueAudio是音频处理方案,而不是音频呈现方案,最终还是得交给声卡去输出。从技术角度讲,这也是很有难度的,毕竟得考虑延迟,所以AMD使用了流式DMA引擎。
这种设计还有个好处,那就是兼容任何现有声卡,不关你是独立的、集成的,还是USB的,甚至是HDMI/DisplayPort显示器喇叭、功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