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当巨头进驻游戏产业
我们终于进入了这个喜闻乐见的单元。在微软介入之前,电视游戏界一直是日本人的天下,任天堂和索尼打得头破血流,世嘉偶尔刷点存在感。但是微软来了,一切都不一样了,日本人目瞪口呆的看着微软以“美国人的风格”进行开发,然后试图搞懂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傻大黑粗的“凶箱”——XBOX
微软推出的第一代家用游戏机就让所有人目瞪口呆,这是完美诠释“傻大黑粗”定义的产品,并且有各种各样的毛病,比如初期技术不过关导致光盘被划伤,电源线设计问题导致危及玩家安全,手柄操作不够贴心,主机过于笨重等等。在守旧心理严重的日本市场,XBOX遭到广泛抵制,玩家称它为“凶箱”并大加嘲笑,看上去微软这次是被坑了。
但是比尔盖茨站了出来,他表示“第一代是给我们一个熟悉的机会,如果我们做得好,就可以到最后再玩一遍”——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没关系,哥有的是钱。”
XBOX开始了疯狂的低价倾销,每台仅售299美元,最后甚至低到149美元,每卖一台都是亏钱,一年亏损就超过十亿美元,换做日本厂商已经有人需要切腹谢罪,但微软根本不在乎,哥亏得起,只要你肯买我的东西,价格不是问题!
在这场砸钱比赛中,终于有不少玩家犹豫了,动摇了,最后选择了和土豪做朋友,XBOX也许依然不是玩家最喜欢的主机,也许不能让微软赚钱,但是这有什么关系,这东西最后卖出去了2400万台,为后续主机的发售打下了基础。直到玩家们怀着“第二台主机肯定更棒”的期待买下XBOX360,被三红问题坑得死去活来后,XBOX的目的才算是真正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