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不过度透支自身平台
既然大家总是喜欢拿平台说事,那么就从平台开始说(有读者可能要问了,你刚不是说暂且抛去那些得天独厚的用户优势与推广渠道吗?真不提,谁信服!)。QQ在中国的即时通讯领域有着绝对的霸主地位,但是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从没见过腾讯为了宣传自家游戏疯狂的利用QQ弹广告吧?有人可能会说,每当腾讯自家游戏有测试,就会看到弹窗提示。我想告诉你的是,如果你从没进过那款游戏的官网甚至从没用你的QQ号玩过腾讯平台的游戏,你可以看到那些广告的几率几乎为零。
自己家有平台自己不用,那是傻瓜。但是如果过度使用,则影响了用户体验,就会破坏帝国根基,所以自卖自夸一定要有个限度。显然,腾讯对于这个限度一直把握的很好。而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那些在积累了一定用户之后就开始无限透支这些用户的耐心,广告满天飞,最终一败涂地的产品案例则数不胜数,在此不一一枚举了。
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如果腾讯说自己对游戏市场的洞察力是第二,那么便没有厂商敢说自己是第一。我们看到在经历了几次惨痛的失败之后,腾讯渐渐找到法门,后来推出的游戏大都能抓住玩家的需求,最终辅以有效的宣传策略,获得市场上的成功。尤其是近几年腾讯对于泛娱乐的布局,大作频出,无不显示出腾讯对未来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控,让笔者深深的产生疑问,难道游戏圈的人才全都被腾讯挖走了?
如果还是有人说腾讯的游戏都是渣渣,能火无非是因为庞大的用户做支撑。那么,腾讯推给你一坨屎,你会吃吗?很简单的道理,只是某些人只会无脑黑,从来不思考。
三:优秀的市场营销能力
游戏选好了,接下来就是推广营销了。腾讯的营销能力究竟有多强?看2013年剑灵就知道了。游戏虽然因为久经测试而广受诟病,但是开放测试的第一天的情景令笔者终身难忘。不限号首日百度指数突破一百万,先后两次加开服务器,每次都在十组以上,第一天总开服数近百组,即便如此,很多服务器还是人满为患,出现严重的排队现象。
对于这种饥饿营销的方式,笔者暂时不予置评,单就腾讯的营销策略上看,放眼望去有谁能出其右?可能又要有人蹦出来说,剑灵之所以那么火完全是因为QQ几亿用户做支撑。如果作为一个玩家,这么说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如果作为一个行业人士也这么说,我只能劝你洗洗睡吧。
四:微创新
说起微创新,大家不约而同的就会想起‘山寨’跟‘抄袭’这些字眼。抛开对腾讯的有色眼镜,我们看到的是腾讯在山寨的同时,确实做出了某些基于用户体验的改动,让游戏更符合中国玩家的习惯。至于那些改的很坑的游戏,继续火的一塌糊涂根本原因还是市场上没有足够优秀的同类竞品出现,假如真的有操作性更强游戏性更好平衡性更高代理商又良心的游戏出现,你当玩家都是傻子?
网络游戏说白了是什么?是社交化的单机游戏。腾讯基于多年来做即时通讯的经验,对中国广大用户群体的使用与消费习惯掌握的可能要比相关部门还要清楚。当然,如果你非要把那些挂在腾讯联运平台上的垃圾游戏都当成腾讯自己的,谁都拦不住。
笔者认为,所谓抄袭、借鉴、山寨等等,无非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游戏作为尚未正名的第九艺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受众,相互‘抄袭’一下也是未尝不可的。话说回来,即便是有标新立异,完全创新的方案,你作为投资商敢冒险吗?
拿公认的史诗大作山口山来说,它几乎‘抄袭’了在它之前的所有优秀网游的优秀系统,想知道真相的可以自己百度。笔者并不是黑山口山,我本人也是一个忠实的WOWER。笔者想说的是事情的真相,并不会因为个人喜好而改变。而盲目的因为个人喜好无视真相,则是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