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之Xbox One的定位本来就是多媒体电视娱乐,“机顶盒”的目标是占领客厅。产品大众化才是第一要务,所以他们一方面抱紧电视机构的大腿,另一方面则从年轻人群开始入手,加入学习机能也就显得合乎情理了。和任天堂的老少咸宜不同,Xbox的娱乐功能一直以15-30岁之间的年轻人为主流人群,除去其中一部分有自主选择权却缺少购买力的大学生,上班族消化游戏的能力也十分有限。到头来重点还是要回到中学生身上——还有他们的父母。
有些时候,讨好父母比孩子重要的多,很多生意人都明白这样的道理。在中国的多数的家庭里,父母永远占据主导地位。不管是80后还是90后家长,不论微软的学习机把戏是否骗过了他们,“买或不买”的大权始终在家长们的的手里。在这个瞬间,Xbox One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完全不重要了,就算它再进化出什么逆天的性能,会洗衣会烧饭,甚至能当挖掘机都无所谓。知道这个电视盒有什么用的人用不着看广告,关键是给那些不知道这个叫“埃克斯鲍克斯”的盒子有啥用的家长们脑子里留下一个印象——这东西可以学英语,这东西可以学英语!而这个瞬间记忆能带来的潜在市场价值,或许会在若干年后Xbox Two Three在国内发售时发挥巨大作用。
宣传搞得这么恶心其实是为了传道……
这游戏有什么好?
盗版和购买意识都解决之后,微软还是要面对更深一层的问题。在主机被禁的十几年里,国内电视游戏虽几乎是一片空白,但我们却经历了网游时代,页游时代,手游时代的三次更迭。受过反复淬炼的玩家还能否接受这个迟来的主机时代也很难说。虽然主机向来标榜更人性化更高端的游戏体验,但很多时候普通玩家似乎根本不在意这些。他们只要玩就可以了,甚至玩的是什么都无所谓。就像分不出《穿越火线》和《光环4》哪个画面好一样,什么是次世代?什么叫独占?两百多买的游戏有什么好的?还没有打飞机好玩!面对这样的大众,Xbox One上的游戏将丧失一切尊严全部变成战五渣!就算是在国外,主机行业也在因移动游戏的崛起而震荡,更不用谈国内了。天天爱消除,天天飞车,天天酷跑,我们天天干这些了,要你游戏机有何用?微软你这么叼,为何斗地主都打不了?
于是士官长进了天朝,就被地主秒杀了……
但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所缺失的“主机文化”能够重新补完。想象着一家人吃完晚饭坐在客厅里沙发上,打开主机其乐融融享受游戏的情景吧;想象着国内团队自主研发3A大作,登陆次世代主机的情景吧;想象着国产游戏主机平台开发成功,远销海外的情景吧。那时的我们回顾此刻,看到曾经的Xbox One国行版;他被改造的面目全非,成为了历史的试验品;牺牲自己,却为我们带来福音,开启了新的时代。
话说,四公主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