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索尼的逻辑:以不变应万变
目前来看,三巨头中对于入华最淡定的无疑就是索尼了,毕竟海外的销量已经说明了实力,无需多言。
最新的数据是PlayStation4卖到玩家手中的销量已突破1000万大关,成为索尼历史上“销量最快、销售势头最猛”的游戏机。
基于此索尼显得很有信息打开中国市场。当然它有自己都有的优势。
比如,相较于Xbox的平台战略,PS4更加专注于游戏。专注往往代表着更加专业,在许多双平台的游戏中,PS4的表现更加抢眼。
例如《使命召唤10:幽灵》这款游戏在XboxOne上只能以原生的720P分辨率运行,但在PS4上则可达到1080P分辨率。而分辨率的提升在电视这样的大屏显示器上十分明显,PS4无疑能给玩家更加完美的视觉感受。
同时,作为近邻,中日文化本来就有相通之处。相较于Xbox的欧美风格,中国玩家对于PS的日系游戏大作的接受度会更高,这也在无形中给PS增添了竞争砝码。
但是国际市场的表现向来不能成为中国市场的参考。
在高端机型的比拼中,索尼拥有着价格这个最大的优势,PS4售价比XboxOne低了近100美元,但是这100美元的差距到中国到底如何体现将成为疑问,因为相比于微软在XboxOne上的亏损,索尼的PS4 纯硬件亏损更厉害。
另外,相比于Xbox系列架构于Windows的开发,PS4平台的开发更难,这对于中国本土寄望于电视游戏市场的开发商将成为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
因为在主机市场,这些研发商毫无经验可言,Xbox市场或许还可以因为底层架构的相似性而方便移植,但是PS4难。
没有本土游戏厂商的支持,PS4的中国路很难走。
索尼,现在不紧不慢,到底是不是胸有成竹是个疑问,但是已经落后Xbox的脚步是事实,在舆论上首先处于下风,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是PS 4入华后,显然不会有XboxOne入华所受到的关注度多,这就是先行者的优势。
慢,有的时候能想的更清楚,但也有时候会失去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