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球崛起2》群猩碉堡了!8个人扮演整个部落

2014-09-03 18:49:55 来源:百度百家 作者:宅客 编辑:元鸟至 浏览:loading

用真实人物的运动数据来驱动虚拟角色

游民星空

  光学动作捕捉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精确度又很高,在电影行业早就得到应用。这种技术现在已经发展成各个细分领域,比如说有团队就专门做流体的特效制作,一个倒水的画面就能做得非常逼真,完全看不出是计算机做出来的;有专门做人群仿真(crowd simulation)的,比如《泰坦尼克号》里最终落水的那个画面,其实只有几个主要演员真正在演,其他人都是模拟出来的。

  电影猩球崛起里也只有八个主要演员,其余都是效果合成(难以置信哈)。人物模型做好以后,只要把另外一些动作信息做些修改然后赋值给这些模型就可以了。通过下面这个介绍视频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特效的制作过程。

  特效的制作包含四个关键部分。一是建立角色模型,就是用计算机把需要虚拟的角色做出来(比如猩猩),可依据所需控制点的不同做出各个等级的精细程度。第二步就要开始建立骨骼架构,因为虚拟角色最终要动起来也是靠骨骼的运动,这其中也要构建骨骼之间的关联动作。

  接着要建立皮肤的模型,因为皮肤都是有弹性的,骨骼的拉伸等动作也会造成皮肤的收缩,因而要建立相应的关系。最后就是在演员表演的时候利用动作捕捉技术来收集运动数据,然后把这些数据绑定到相应的骨骼模型上,就可以用实际捕捉的动作数据去驱动骨骼模型运动。

  最初,演员身上会在特定的位置贴上一些反光点,然后通过遍布四周的高速摄像机来捕捉这些点,这样得到一连串的圆点运行轨迹信息,就相当于得到了每个点的空间运行坐标。每个反光点的亮度其实很高,为了显示得更加清晰就要看灰度图,那些大小都类似而且是连续的亮点就是有效数据,可排除杂点。

游民星空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但这样也有一个缺陷,因为这些光点没有身份标识,计算机不容易识别就很容易出现混淆,于是渐渐地,这些被动反光点就发展成主动发光点。演员穿戴上一些可发出不同频率红外光的结点,由摄像机来捕捉收集。而且这也有一个好处,这些场景的拍摄就不需要再限定在室内摄影棚内,在户外也可以避免自然光的干扰,捕捉出有效数据。

最难的是面部表情的捕捉

游民星空

  为《猩球崛起2》制作特效的是维塔数码公司(Weta Digital),动作捕捉技术成熟的标志作品《阿凡达》就出自他们手下。刘昊扬介绍道,这其中最难的是面部表情捕捉技术。

  “最早为了捕捉面部表情,也是靠贴反光片的形式,但贴片总是有大小的,贴在脸上就容易遮挡视线。”在电影《阿凡达》里,维塔数码公司应用了头戴式摄像头,并在演员的脸上涂上荧光漆点来解决面部识别问题。

  人的面部肌群非常复杂,单靠动画来做效果不是很好,因此“要保证动作协调,就必需要人来演,”这是目前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喜欢
游民星空APP
随时掌握游戏情报
code
休闲娱乐
综合热点资讯
单机游戏下载
好物推荐
游民星空联运游戏
《猩球崛起2》群猩碉堡了!8个人扮演整个部落https://imgs.gamersky.com/upimg/2014/20140903151341373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