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牛走了。
上个周六(11月23日),阿牛小卖部的官方账号发布了一条主线视频,叫做“人总要和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说再见”。
相比于其他演员离开时的悄无声息,或者是剧情里提一嘴的带过,阿牛的退场倒也算体面一些。
视频中常年经营小卖部的阿牛,被路遇一众城里来的有钱富哥震惊,他请求成为他们的一员,最后与其进城。
在村里的十字路口,即将离开的阿牛与胖哥最后一次相遇。
“牛!干哈去啊?”
“进城,胖哥。”
“进城?小卖部不开啦?”
“哦对(掏出钥匙),那你先帮我找看着点”
“那走吧”。
自此,阿牛正式杀青。
尽管故事结束的似乎有点随意,却颇有一种《菊次郎夏天》最后,正男和菊次郎道别时的落寞。
——就像是“夏天结束的感觉”。
剧情里,胖哥接过阿牛的钥匙,成为了下一位店长;而视频发布之后,“阿牛小卖部”的账号也改了名,成了“胖哥小卖部”;至于年仅24岁的阿牛本人,则在其新账号”阿牛有家金包银“中炫耀着这几年来数百万的存款,并宣布自己将开一家金包银店。
而观众们开始清醒、开始回忆、开始浪漫化过去,也开始真正道别。
其他前小卖部成员——那些已经离开,却想要继续做短视频内容的人,似乎也并没有逃脱小卖部的旧事滤镜。
胖哥的克星、村里颜值担当王寡妇,她在卖了一段时间樱桃、搞了一阵擦边之后,又坐在了小卖部里,穿上了熟悉的衣服,在名为“王姐小卖部”的账号里带货——布景、题材就连带货的食品也与曾经别无二致。只不过,我们并不知道她是否真正回归。
龙哥单飞之后,有了自己的演员团队。最开始,他搞了几期现代题材;可兜兜转转之后,在今年7月,他又一次穿上了那个破烂衬衫,搞起了《怀旧1997》的古早小卖部主题。
就他团队的表演来说,龙哥本人没什么问题,只不过其他成员就……
这哥们的妆造和谈吐都看得出来是在模仿唐探的宝强,只不过实际效果……
愣子呢,愣子包了一片鱼塘,前段时间还和专锤狗子的潘宏合影了一波。
尽管已经不再阿牛小卖部的宇宙中,但他们却组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小卖部矩阵”。
那个曾贯穿阿牛系列的BGM,如今成为了一切落幕的见证者:
“时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关于抽象小卖部系列,人们将其称为后《东百往事》的连续剧杰作——这里依旧有着被各种整活逗得嘎嘎乐的观众们、依旧寄托着一群人混沌胡乱且无处安放的情绪、依旧有着迷幻的属性与强烈的回忆杀滤镜。
它由一群草台班子出演,仿照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内容。无论是暴富、分开、单飞的结局,都与90年代颇为相似。
一位观众曾经感慨:小卖部系列一直做的是怀旧系列,可没想到,最后它们却成了被怀旧的本身。
——当然,这是主观上比较矫情的说法。毕竟这不是小卖部第一次“倒闭”,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毕竟这个账号还没停更),号里还有胖哥、铁蛋这些我们熟悉的人。
其实就我个人观感来说,阿牛走了之后这几期的视频观感,反倒比起之前要有所回升。
只不过,许多人确实要向着过去道别了。
有人问过金牌二创小能猫本人:“如果小卖部不火了咋办”。
倒也不需要咋办,小卖部能火如此之久已经是一个奇迹。总会有新的小卖部、新的题材出现。如今,许多主创已开启下一个阶段,只有观众们依旧未能走出来。
我们怀念过很多个夏天:是小时候蝉鸣蒲扇中困倦的夏天、是学生时代独自看着窗外的那个 夏天、是2016年《守望先锋》刚出现时那个无忧无虑的夏天;是短视频时代下《东百往事》里虎哥一脚踢出的那个夏天……
如今,似乎又多了一个小卖部的夏天。
夏日啊,总伴随着燥热、迷幻、种种情绪化的词语,而我们常常身处其中不觉它的消逝。只有当入了秋、入了冬之后,当你在某个早上急匆匆裹着衣服出门,然后被迎面而来的寒风狠狠扇上一巴掌时,才会感到天气的变幻、才会怀念起那个放晴的盛夏。
有些人死在了那个夏天,有些人再也走不出那个夏天——可或许再过几年之后,我们又将回忆、并惋惜起,这个2024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