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以“特色”为特色的《剑星》登陆了PC。主角伊芙那极具特色的肉体,不知让许多玩家离不开眼睛,放不下那一只手。
我身边一群许久不登录Steam的好友都开始上线大方开玩,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不过迷惑的是,最近一个把《剑星》女主换成了某位黑人的mod,却获得了不少人关注——这个mod保留了原本身材,唯独把女主的脸换成了标志性的高糊黑脸,属于是辣眼睛非常。
这是闹哪出?
变装皇后?种族入侵?阳光彩虹小白马?
其实都不是。
因为这个mod的主角,是一个在游戏史与mod区都很有名的一个角色:
CJ。
是的,孩子们(?),现在已经是个需要科普CJ是谁的年代了。
“Ah sh*t,here we go again。”
CJ,卡尔约翰逊,经典之作《GTA:圣安地列斯》的主角——现在年轻点儿的玩家,可能都不知道这哥们是谁。
关于这位在游戏里的光辉事迹,我们稍后再总结——你只需知道,CJ mod,如今已经是所有游戏不得不品的一环。这位在mod区的地位,就像是耶路撒冷在3D区的地位一样。
古人云,“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而如今,凡是能装mod的知名游戏作品,也都必须要有一个CJ的模组。
是的,就像是宫崎老贼游戏中的帕奇、曾经漫威电影中不断出现的斯坦李一样,在客串各路游戏这方面,CJ一直很忙。
上一秒,他乱入了隔壁漫威蜘蛛侠的片场,以蛛丝为引穿梭于钢筋丛林之间,纵身一跃,轻松如许(下图来源@彼得雄)
下一秒,CJ展现缩骨绵柔之功,变成了《迷失》里的那只猫。人类的形体变成了哈吉猫的软体,而它则上蹿下跳,对着屏幕中的一切疯狂哈气。
前一幕,CJ还在《鬼泣5》的QLIPHOTH之巅,掏出斯巴达大剑与双枪展现来自西海岸的风采与格罗夫帮的武术。对着面前的V吉尔,展现何为真正的抛瓦。
下一场,CJ便走入《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的无边荒野,穿着那身标志性的衣服,美美自拍一番。
有位观众曾锐评:到女装那关该咋办?
你会发现,CJ的出现对游戏原有气质的“破坏”,是让人极为难绷的。
它不像《生化危机》等恐怖游戏系列里的天线宝宝或者托马斯小火车mod,名为儿童向却用近似人脸的诡异,让恐怖谷效应更上一分;它的定位,更接近如今总是刷屏的《怪猎》呆猫mod,只要一出来,屏幕里便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图片来源@额呃呃呃鹅-_-
无论多么严肃正经的场合,只要蹦出来一个上世纪风格的“奇行种“式精神小伙,都会把气氛搅浑,人们看见就只想笑。
过去人们调侃,“所有在《给他爱5》里的蒂法,其实都是老崔变的"——如今,所有游戏的主角,似乎都能变成CJ。那个新时代的索尼克能变成奔跑的CJ、《地铁跑酷》的小孩儿哥,能变成载着斯莫克一路狂奔的CJ,《求生之路》《寂静岭2》乃至《黑神话》故事中的主角……都能被乱入一番。
无论是刀剑与魔法的中古世纪、枪炮与玫瑰的近未来幻想年代,抑或是纯纯搞笑路线的画面中,他总会按时而来,如约出现。
就这样,在众多mod之中,CJ逐渐变成了真正的万能体,真正的跨性别乃至跨物种存在人士。就好像是mod界的守护神一样,甭管干点啥,都得先拜一拜CJ这位大神。
当然,无论是哪个版本的CJ,几乎都有着一个共性:
那四个手指,老是™张不开。
有人说,《圣安地列斯》很短,短到你用一两天就能通关;《圣安地列斯》又很长,长到贯穿了一些人的整个童年。
所以有关cj和其背后《GTA圣安地列斯》的历史地位,我想其实无需多言。
我还记得幼年时,在家长单位的某台电脑上看见这款3D游戏——那是我最初的游戏启蒙。它给许多人带来的,是一种纯粹的惊艳。哪怕多边形的面数如今已经粗糙到不忍直视,人们都还记得,那些个与白短袖与牛仔裤相伴的那个下午。
2081万套的销量,ps2销量榜榜首……都无法完全概括其影响力,所谓“现代开放世界的奠基者”“PS2最伟大的游戏”这些名头,都有点太过虚妄。怎么吹,最终都要化为一句“牛逼”。
它牛逼到,如今只要提及“GTA的小曲儿”,大家几乎都会想到那一首西海岸味儿十足的《The Theme From San Andreas》;
它牛逼到,时至2025年,依旧有不少玩家去重开一把SA;或者是有未曾游玩过的人慕名而来,从头开始细细品味。
而有关CJ本体的讨论与调侃,到现在其实也一直没停。什么“GTA系列最强主角”“格罗夫超人”云云——倒不是说他哪一样都天花板,而是他的综合实力……过于六边形了。
放眼历代主角,CJ的经历与战绩,大概都属于最牛b的那一档:一人干军事基地、三天速成开飞机、单人炸胡佛水坝、入侵美军航母偷走最新款战斗机、放火烧一整片带麻田,在嗑晕了的情况下顶着通缉开长途车……最牛逼的是,这哥们直接违反了物理定律,在高空从一个飞机跳到另一个飞机上,然后再扒开舱门怼进去。
而且,这位还是GTA系列宇宙中少见的正常人(?):不嗑药,有担当,话痨但性格鲜明,能打,有时候还有点可爱。
在某些思潮的影响下,现在的许多游戏,都在制作中硬加黑人,刻意增添加性少数与丑角儿群体,死命死命将那群少数群体予中心化,将边缘角色予主角化。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历史里流传的、书本中记载的……全都开始被涂上了“黑”——而CJ,大概是黑人游戏主角中,为数不多的不被厌烦那个。
可以说,CJ这一身牛仔裤白背心,就像汤米那件花衬衫一样,成为了一个游戏史上的文化符号。
关于mod制作这方面我想你知道的。mod作者们的绝对数量,其实并不算很多。他们的制作喜好,便占据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而CJ,又是那个时代的代名词,与许多人的心头好。于是,CJ的mod开始不断出现。
就像是咱们这边的mod作者,老是在各路游戏中搞东方一样;就像我们总能在I社的动作游戏中,看见某些热门二游角色的模型一样。做得多了,自然就会成为一种别样的梗。
而这种mod的不断复现,会让我想起另一种在情感上,有些近似的行为。
如今许多年轻人,都开始带着他们心头喜欢的手办,去世界各地走走——这手办可能是个高达机甲、可能是动漫或者游戏里的二次元角色……这些行为看起来,与将老游戏角色做进新游戏mod并不相同,但背后的某些情感,是存在相通之处的:
带旧人,看新天。
虽然在《GTA圣安地列斯》发售的21年后,已经到了“需要科普CJ”“CJ是谁都不知道?”的老登流泪年代——但我想,这总归也是难免的事情。就像你很难要求现在的玩家再去玩《时之笛》、再去玩《黄金太阳》、再玩上那些所谓的“经典”游戏。但它却能以另一种方式流传下来。
这玩意,就像是你脖子上许久没换过的挂坠、像是你手机里许久没换过的壁纸。游戏中的故事总会结束,人们不会一直游玩一款GTA,也不会一直待在一个地方。但是,如若能有熟悉的角色一起,去奔赴游戏、动漫、小说中未曾描写过的全新冒险,去迎来一段新的经历,那自然也是颇为浪漫的。
借用他人一句话,“角色们的故事没有戛然而止,而是继续以或搞笑或严肃的样子,活在网络里”。若是玩家的生命依旧延续,那么,CJ的故事便不会结束。它总会在下一个时代的游戏里出现,寸头、白短袖、牛仔裤——我想,这便是所谓mod与二创的重要性,也是各路mod一直流行起来的初衷吧。
Ah Sh*t,here we go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