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喝个蜜雪冰城,被东方明珠追着嗞到了今天

兔头火花
0

游民星空

最近,你肯定见过类似的图。

图中人物只因不慎喝了一杯蜜雪冰城,突然就被变成防御塔的东方明珠攻击了。

游民星空

而且不止是东方明珠,各省市的标志性建筑们似乎都变成了功能各异的“防御塔”,用以惩戒那些“亵渎习俗”的行为。

比如黄鹤楼会惩罚每个吃热干面拌豆浆的人;“大蟑螂”中银大厦绝不饶恕亵渎白切鸡的行为;至于雷峰塔,别怕孩子,如果你不慎吃了西湖醋鱼,它会贴心地为你回血......

游民星空

更过分的是,如果一个山东人在东方明珠下面喝了蜜雪冰城,还会引发东方明珠防御塔和巨大孔子像之间的大乱斗。一时间,各路网友轮番把自己家乡的地标建筑搬上了“擂台”,要么是惩罚诸如吃肠粉蘸可乐之类“不尊重当地习俗”的非人行为,要么是保护在上海被“东方明珠防御塔”攻击的孩子。

游民星空

这,就是最近最火的AI地域梗,在AI的帮助下,地域梗从语言变成了图像,变成了抽象又搞笑的各省市地标大乱斗。

不过,在这次玩梗狂欢中,AI其实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因为早在所谓的“东方明珠化身防御塔”之前,各种地域梗就飞遍了中文互联网的每个角落。

游民星空

弗雷尔卓德宇宙践行大东北规则怪谈,“《南山南》~好写~”的老北京口音被争相模仿,天津王爷与碳水课题探讨什么叫“人↑捧↑人↑高↑”,就连我们游戏圈也出现了“爷叔潜兵”驱逐外星乡毋宁的究极狠活......

游民星空

似乎,在如今的互联网,地域梗与贴标签已经成为了大家网上冲浪的一部分。你来自孔孟之乡,那就将酒桌文化带上;我来自六朝古都,那就把井盖背走;他来自天府之国,那就得捂好屁股.....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给路过的网友乃至自己贴上标签,不是,大家已经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中,所以不在乎地域歧视了吗?

标签的狂欢

其实,最近互联网上爆火的这些地域梗与其说是地域歧视,不如说是一种被拆解得更加彻底的标签。就比如如今上海的赛博形象,已经被解构成了“乡毋宁”的狂欢,与其相关的地域梗早也就浓缩成了“高人一等”,“消费主义”之类高度抽象化的标签。

游民星空

不论是想过“沪签”需要出示星巴克消费证明,还是在东方明珠下喝蜜雪冰城会被攻击,都是他们的具体表现,至于玩梗的人,通常也不会在乎是不是真的攻击到了所谓的“沪爷”。

只要能压中这些标签,甚至只是符合其中之一,“本地人”和“臭外地”的故事就可以顺利成立,比如更传统的对“京爷”的调侃,再比如颇具欧洲风情的“老巴黎”笑话。

游民星空

当然,最抽象的还是同样的桥段甚至能在游戏里出现。

著名MMO网游《最终幻想14》的国服今年刚刚开通了跨大区功能,许多新大区的玩家涌入原始大区“陆行鸟区”的行为,就顺理成章的诞生了“鸟区的爷就是爷”和“臭外地的又来鸟区要饭了”等令人捧腹的玩梗狂欢。

游民星空

所以,所谓“沪爷”的刻板印象早就被彻底地娱乐化了,它不再指向特定的人或事,也不再明确的代表一方水土,而是单纯用来调侃那特意塑造出的尊卑有别,我们将虚假的“贵族”捧上舞台,是为了调侃装腔作势,我们强调蜜雪冰城的物美价廉,是为了讽刺消费主义陷阱。

而另一方面,就像邻座的艾丽同学也开始操着一口京腔骂你“臭外地的”一样,方言,在网友们的玩梗体系中也不再是无足轻重的东西,反而因为浓厚的地方特色成为了刻板印象与标签的另一种载体。

游民星空

就比如最近很火的另一种“地域梗”形式:讲各地方言的喜多。

“万恶之源”是河南个人势Vup铃乃Chan发布的《孤独摇滚》中“喜多郁代的变好吃魔法”这一桥段的翻配,棉花糖一般软糯香甜的声音,汽水一般清爽活泼的语调与包含其中的满满可爱能量本该让这段配音视频成为又一段国产二次元圣经。

游民星空

然而,主播的口音把这粉到冒泡的氛围全毁了,因为她全程说的是土腥味浓郁的河南话,而与之相配的也不是什么爱心蛋包饭,而是咸辣鲜香的一碗胡辣汤。

只是......这回除了“这也太邪门了”的感慨之外,似乎真的有人开始表示认可了,似乎在如今的网友眼里,比起原版甜腻日本女仆的公式化小连招,还是老乡家小妮儿的随口吆喝更招人喜欢。

游民星空

无独有偶,如今“喜多的变好吃咒语”方言翻配版如同六七月江南的梅雨,下了一茬又一茬,潮得我一天不听就浑身难受:请你喝老北京豆汁的百京大姐,请你吃豪大大鸡排的沪上小妹,问你要不要吃煎饼果子的天津相声演员......喜多几乎在把中国各地区方言说个遍的同时又带货了一波各地特色小吃。

游民星空

赛博身份证

这种在“地域梗”之下构造的共同语言,又何尝不是一种“赛博身份证”呢?

虽然他们不一定真的反映了当地的真实样貌,也不一定是本地人们的乡土共识,但是,足够鲜明足够有传播度的“标签”本身就足以构建新的赛博认同。

就像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苏超”,不也正是通过“散装江苏”这个刻板印象,反过来形成了整体认同么?他们互黑得越狠,越证明了散装江苏的含金量,可能南京人,无锡人,徐州人,苏州人等江苏各地区的朋友不会认同“江苏人”这个称呼,但是他们一定会在网友们玩“散装江苏”梗的时候,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足迹。

游民星空

只是,偏见毕竟还是偏见,就像对“京爷沪爷”的调侃起源于对傲慢与尊卑的反抗一般,任何地域梗的起源,不是对自己的调侃,就是对其他人的偏见。就好像过去真的有人会因为井盖梗看扁河南人一样,如今也真的开始有人觉得蜜雪冰城在上海卖得更贵了,再怎么娱乐化,赛博化,都无法改变其诞生之初所包含的负面色彩。

游民星空

所以,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使用这张“赛博身份证”的目的,就成为了这持续全网的赛博狂欢中最容易被忽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你当然可以在玩fps游戏时调侃你的东北哥们,说他打得准是因为那能把酒瓶盖子精准崩到别人嘴里的“血脉天赋”,但你肯定不能因为一两句带口音的“兄弟”就开麦攻击别人。

游民星空

地域梗存在的意义是分离刻板印象和具体的人本身,是让我们在讲完笑话之后去看到背后真实的每一个人而不是揪着几个刻板印象不放。

所以,以防大伙不知道,其实东方明珠是电视塔不会滋激光;自动拾取也不是河南人的“特权”;广东人更不会真的骑蟑螂通勤;东北人也不是都会把瓶盖崩到别人嘴里;以及,河北就算走出了丽丽良子郭老师之流,也不是什么抽象网红的应许之地;不过,天津的早点全是碳水这件事,大概是真的。

游民星空

总而言之,互联网这解构一切传播一切的特性除了传播谣言,挑起对立,贩卖焦虑,制造恐慌之外,少有的做了件好事。

当地域梗从他人的评价,变成当事人自己的自嘲,变成流行于互联网上的热梗后,原本存在于其上的仇恨与偏见,便都化作了玩梗过程中的会心一笑,它不是不存在了,而是在互联网这片空间中,你不必再因为它跟人争得面红耳赤,也不会再因为它抬不起头。

从厌恶标签,到主动给自己贴上标签,从标签加深偏见,到标签塑造共识。标签或者说地域梗虽然依旧在贯彻人对人的刻板印象,但是他们却已经被无冒犯不欢的互联网掐断了厌恶的连锁,成为了互联网中的一种独特的语言符号。

游民星空

然而,在混沌的互联网中,没有什么热梗是长久的,迟早有一天,大家不会再关心东方明珠到底能不能变成防御塔滋人,也不会再关心那些早已经随着网络发展人尽皆知的刻板印象和地方特色,到那时,就会有别的什么东西被解构被抽象化,成为全新的共同语言。

不过,至少现在,还是让我们在“东方明珠塔”的攻击范围里尽情狂欢吧,至少在2025年这依旧是属于每个网友的短暂而又纯净的共鸣时刻。

游民星空


游民星空

游民星空

人点赞
0人订阅
知识的深度和锐度是一种力量。
喝个蜜雪冰城,被东方明珠追着嗞到了今天https://imgs.gamersky.com/upimg/new_preview/2025/07/22/origin_b_20250722193557327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