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的“星际仓鼠”(《Warframe(星际战甲)》玩家)来说,一年之中有两次“过年”,一次是文字意义的春节,另一次,便是官方年度盛会“TennoCon”。
自2015年开始,TennoCon已经成为《Warframe》开发商Digital Extremes(以下简称“DE”)的年度“宠粉”活动,每年都能搞出些新花样。TennoCon 2025作为该盛会举办的第十周年,官方的“手笔”自然更大:不仅有高还原度的Cosplay盛宴、燃动全场的音乐会等满足视听观感的节目,其重头戏——新版本“旧日和平”的全新实机演示,更是点燃了全球玩家的热情。
从活动曝光的CG中可以看出,“旧日和平”将故事聚焦于Orokin(O佬)与Sentient(S佬)在陶星系的“脆弱和平期”——这一设定本身就充满戏剧张力。玩家将以指挥官身份穿梭于多方势力交织的战场,揭开隐藏在“和平”表象下的阴谋。这种以“阴谋论”为核心的剧情设计,延续了《Warframe》一贯的叙事风格:既保留科幻宇宙的宏大感,又通过势力博弈让故事更具代入感。
实机演示则用视觉冲击力征服了玩家:一段用显赫刀剑将远处巨舰主炮劈成两半的镜头,通过慢动作与特效渲染,将“力量感”与“史诗感”直接拉满,已经是圈外人都会惊叹的程度了。
随着实机演示放出,官方也透露了许多新版本的实际游玩内容。在玩法方面,官方将重制指挥官捏脸系统,并推出新的专精拓展,为角色赋予了更多build(配装)可能,一些玩家甚至已经遐想出了新版本时这一系统所能带来的各种效果。而针对演示中的剧情画面,一些玩家也按图索骥,借此猜测版本主线剧情的各种可能走向。
同时,随着新版本的上线也即将推出“恶魔三重奏”,包含一款全新装甲“Uriel”及“驱魔使者”和“离火幻灵”两款原型战甲,融合了黑红两种元素的“Uriel”有着如熔岩般炽热的设计观感,实在太对“仓鼠”们的胃口。
官方还宣布:将在版本上线前推出“圣装卡利班”战甲,但更重量级的是,官方宣布玩家可以在新版本剧情中,限时体验到已经在游戏中绝版的圣装圣剑(咖喱P)战甲,更是引发了大票玩家的回忆杀。
如此量大、份足、“味道正”的新版本前瞻内容,自然收获了玩家们的高度认可。数据显示,此次活动除线下达成千人参与规模外,在海外Twitch平台两天的直播累计观看量成功突破三百万人次,在国内的B站、抖音等平台也收获了百万播放量。
亮眼的数据成绩,并非偶然爆发的热度,而是《Warframe》多年来持续积累的必然结果。从2015年的小型玩家聚会,一路发展成为如今全球百万级关注的“星际春晚”,这种堪称“逆生长”的生命力背后,正是深深扎根于长达十年的玩家文化培育之中的强大IP生命力。
自2013年上线以来,《Warframe》始终保持着高强度的版本更新节奏,而TennoCon作为每年最重要的内容发布平台,已经成为玩家判断游戏是否值得持续投入的关键依据。回顾历年数据,每一次TennoCon上优质内容的曝光,都能为游戏带来显著的用户回流与热度高峰。
比如在2018年的TennoCon上,DE就为玩家们带来了福尔图娜版本,新的可探索版图、新的势力扩充了游戏的世界观规模,而这一版本质量颇高的剧情,优秀的BOSS设计更是带给玩家目不暇接的绝佳观感体验,令人不禁感叹:“早早入坑Warframe真是太好了”。
2022年,TennoCon上曝光游戏将推出Rougelike与自身开放世界结合的玩法,其随机性与策略性的结合,成功吸引了大量新玩家入坑;再比如去年重返1999版本,便在剧情与新增任务流程上为玩家带来了相当多的惊喜,推出的全新机甲也令玩家们纷纷表示“太帅了”。而这些新内容的优异表现,也让那一年的《Warframe》在系列运营历史上,贡献了新的同时在线人数纪录。
这种每年都带来重大创新的节奏,让《Warframe》在同类长线运营游戏中脱颖而出,保持着独特的竞争力。而TennoCon就像是一扇展示游戏创新成果的窗口,既强化了老玩家的归属感,又向潜在用户传递出游戏不断进化的积极信号。
更让玩家们满意的是,每次版本更新的内容并非开发团队“拍大腿”的匆忙决策,而是吸纳玩家想法后的用心创作。以这次的“旧日和平”为例,“指挥官重置”改动便是对社区中玩家呼声最高的建议的响应,而咖喱P的回归,也是让老玩家们感受“青春回忆”的诚意举动。
运营十二年之后,《Warframe》的玩家社区早已超越普通概念,成为了游戏改进的意见库、玩法创新的灵感来源以及链接官方与玩家的关键纽带。在这种良好氛围的催化下,一种独特的“共创文化”已然走向成熟。
“共创文化”背后的逻辑并不复杂:聆听-反馈-优化。
所谓“聆听”,就不该高高在上,这也是DE十二年来一直所坚持的原则。在今年TennoCon的直播活动中,官方留出了足够的时间供开发者们分享他们开发过程中的创作心得,而整体氛围,则像是研发团队在向全程参与研发的投资人汇报工作一样——只不过,场所换成了TennoCon,而汇报对象则换成了每一位普通玩家。
而对“反馈”的重视,同样是《Warframe》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在《Warframe》上线之初,市场表现不达预期时,正是DE通过“创始人礼包”和相关频道,让玩家直接通过和开发人员讨论与投票的方式决定游戏后续的开发方向,帮助游戏度过了前期最艰难的时光。由此开始,玩家参与游戏设计与更新便成了《Warframe》成长、进化的关键推动力。
“优化”的含义,也并非局限于游戏之内。以中国区为例,DE在2024年10月正式入驻国区后,首先就在各平台注册交流社区“PlayWarframe”,并以此作为窗口,为玩家们带来游戏第一手新鲜消息的同时,接受玩家们的意见和反馈。
在今年的TennoCon上,官方还专门为国内玩家举行了嘉年华直播,不仅送出许多专属福利,还在节目中为国服的优秀社区创作者以及优质的社区自创作品颁奖,创意总监更是对国服玩家送上中文问候。
多年来,DE通过不断完善游戏本地化功能、社区本地化运营等策略,持续致力于为身处不同地区/国家、成长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玩家们带来优质的、独特的游戏体验。也正是这种“优化”,让全球玩家们能够凝聚成如今庞大的“星际仓鼠”群体。
零距离聆听、高度重视反馈,加之充满诚意的成熟优化,TennoCon能保持十年持续高热的奥秘已然解开:对于长线运营的游戏而言,其生命力并非单纯取决于推出新内容的数量,更在于能否与玩家携手共进、共同成长。
当开发者放下身段,将玩家视为平等的合作伙伴,游戏就不再仅仅是一款产品,而是一个由开发者与玩家共同培育、充满活力的文化生命体。而对于广大玩家而言,TennoCon早已超越了单纯观看新内容发布的意义,它是一场属于“星际仓鼠”们的年度约定,是他们与《Warframe》之间长达十二年热爱的有力见证。
本文由游民星空制作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星际战甲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