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男朋友steam过程,渐渐甚至成为了一种奇妙的攀比心理,那些库存里没有啥干货的,往往不怎么值得分析。而哥布林文化也在冥冥之中,与这些内容相容。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一个两个都是高等哥布林,那到底是哪儿抓来的?
有研讨会认识的、打游戏认识的——甚至,还有玩碧蓝航线认识的。
月老牵红线的时候,哪怕是来了个托马斯回旋,都能精准地落在一对又一对人上。而在这些帖子中,似乎每一个女骑士,都会在冥冥之中遇到属于她自己的哥布林。
不过这红线,似乎唯独绕过了屏幕前的某些读者。
尽管这些内容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想起号、吸引关注编故事的内容。但有时当我浏览这些内容时,会不由自主生出一种想法:
能不能,把这群秀恩爱的“豆沙”了?
有时候不得不感慨一下,这种帖子至少在游民星空就很难走起来。因为这里用户人均库存价值20000+,游戏成分复杂——要是一个一个拆开分析的话,不知道要分析到哪一年。
这东西像是什么呢,是一种基于经验规则的总结。相比于简单粗暴的十六个人格划分,当游戏时长与种类达到一个量级之后,以此划分性格似乎还是一个相对OK的选择。
就像是有些人相亲时,先看看你的网购软件里都是推荐啥内容,基本也就能知道你的成分。
就像打moba游戏选的英雄定位,往往对应你不同的性格偏好一样;天天选战士的那一定头脑沾点热血,玩游走辅助的那多少能掌控全局。
尽管我必须要说,上面这些东西,一大半都是胡说八道——只不过,一边敢说,一边敢信。
这背后的情绪,大概是一种“好奇,与关心”——算是天然想要了解的好奇,性格的分析,以及尊重和关心,当然还带有一定控制欲。总体的情绪,甚至还相对比较正面。这些行为背后,倒是没有太多乱七八糟的糟心事儿,有的只是不同游戏群体们的小小抱团,与狂欢 。
在某书平台充斥着越来越多软广内容、反智内容、瞎β避雷内容和性别对立内容的当下,这些“看看steam库存”帖子竟然算是为数不多涉及两性话题,却能让我看下去的玩意儿。
无论如何,都起码比“游戏和你哪个重要”“天天就知道打游戏不务正业”这种指责要强上很多了,对吧。
我始终觉得,游戏,不过是划分性格与爱好大区的一个手段之一,远不能概括一切。我也始终相信每个热爱打游戏、热爱单机游戏的人,他们内心深处,都有着一片大千世界。毕竟,玩steam的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骄傲;毕竟,单机游戏相比于联网游戏,还是有一定鉴赏门槛的。
最后,你可能会问,“上哪找领养我这个哥布林的人”?
别想了,跟厨师长回洞里吃饭吧。
这方面,我是唯一给不了你建议的。毕竟,我也是个还剩个几年就解锁“大魔法师”成就的哥布林。
——不过,在一切结束之前,能不能让我先看看你们steam的库存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