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福利,是全民自媒体时代最可靠的流量密码。
如果是游民的老读者,看到上面这句话你应该就能意识到小编又没活了。所以我们今天准备的打火机,是互联网生态观察之中医篇。
普通人要想以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研究人体的奥秘,那么大概就是医学和艺术这两个方向。作为一个专业的游戏媒体,我们一般是从艺术这个角度来观察这个业态的,不过鉴于最近主流游戏厂商的审美滑坡严重,我们今天从医学的角度来观察这个博大精深的学问。
进入正题之前,请允许我提前叠个甲。在现实中的医生眼里,你我大概率都只是一块肉而已,男女之间的区别就类似于肉有肥瘦的不同,以下让人春心萌动、浮想联翩的场景仅存在于长期不见天日的洞穴哥布林压抑已久的梦里。
“小姐姐背真好看,拔个罐吧”
“小姐姐手真好看,把个脉吧”
“小姐姐脚真好看,按个脚吧”
“小姐姐哪不舒服,扎个针灸吧”
但在那些中医自媒体账号上,这些白日梦在互联网上变成了现实,在如今这个“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逆风版本下,这些特殊的福利视频成为了中医专业给准大学生吹枕边风的一颗颗糖衣炮弹。
首先是推拿正骨,作为全世界都有分布的一项正规保健项目,经常以ASMR的形式获得国内外各大平台的广泛认可,很明显,从其中带有明显特定倾向性的出镜人群来看,这些自媒体可不只是让大伙来听个嘎嘣脆就完事了,大概率是让大伙来学姿势的。
当然,咱们说的主要是传统中式推拿,国外那些精油按摩带劲是带劲,但可惜电视台不让播,有兴趣的朋友还是自行了解吧。
并且除了人与人之间的肌肤之亲外,有些推拿正骨视频还有一些人与动物不可言说的故事,很难说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狗头)。
其次是国内的传统手艺针灸和点穴,虽说教网友找穴位在名义上的的确确是正经的知识科普,但在用女模特和Coser取代了教学用的人体模特之后,广大网友对于知识的渴望和探索人体奥秘的好奇显著增强,遨游在中医这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中流连忘返。
不过有些博主拍视频却有点不太实诚,每每讲到一些网友关心的重点穴位时,就会使用多种叙述性诡计,然后你就会看到视频封面中的黑丝小姐姐换成腿毛刮了一半的大叔。
在B站,以女模特为案例给网友们讲人体经络穴位这个赛道主要有两位UP主在内卷,分别是“正心传媒”和“青鹿映画”。
网友口中的“青鹿映画”是指青鹿中医,他的中医科普视频在取景和运镜上非常专业,可见摄影师的阅片量非同一般,并且会非常懂人心的给美腿和玉足拍特写和各种长镜头。
而“正心传媒”则说的是UP主医者正心,从流量上来说他的体量更大,业务线也更多,除了大号针灸找穴位之外,也有若干小号开展推拿正骨等多种业务,视频中整活也更加频繁,比如先前提到的萝莉变大叔……
如今,中医与二次元的结合越来越深入,正心传媒还多次在线下漫展中坐台问诊,排队的COSER络绎不绝,从他视频中的二次元抽样体检来看,阿宅们身体上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脾胃失调、思虑过重和体虚上。
至于为什么体虚,看看现场推拿时上来就要脱衣服的男娘就知道了,很明显是前文中那种带劲视频看太多了。
与其他自媒体引流的逻辑类似,医生发福利也是为了拉客和带货,尤其自己开诊所的医生的确比体制内相对自由,可以在网上放开点。但有一点很明显,这可能并非他们试水自媒体的第一选择。
翻翻上文提到的中医博主之前的投稿记录,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良家下海小故事。
青鹿中医一开始的视频也都是走的正经科普的路子,曾在疫情期间上一线当过大白,是在后来转型后才变成了美食福利区博主。
医者正心的早期视频跟贝爷一个赛道,以尝百草为噱头,甭管是蝎子蚯蚓还是排泄物,主打一个能入药的都敢吃,只不过与请到小姐姐以后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播放量相比,当时浮动在几万的播放量的确不够看。
这一下海不要紧,中医科普+美女直接卡到了压抑年轻人脆弱的肾循环上。
人类在解决自己精神需求的时候,时常需要面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比如有些娱乐方式很健康,但就是烧钱;而有些取悦自己的方式性价比极高,但是伤身体。
当然在许多富有的人眼中,自然有大把既烧钱又伤身体且更加快乐方式可供消遣。但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钱这玩意还是太金贵太娇气了,不禁花,要不还是折腾我自己吧。
所以甭管你获得快乐的手段是熬夜上网、暴饮暴食还是在被窝里自娱自乐,长此以往早晚要面临一个问题——哥们不会要猝死吧。
不过看中医小视频可就不一样了,那可是拳套蘸碘伏,边打边消毒。
虽然看美女会导致肾虚,但中医不是能补肾吗?看美女过多导致的健康隐患被中医解决,把补肾的关元穴、肾俞穴、命门穴、三阴交穴、涌泉穴和太溪穴轮流按一遍,再搭配上博主带货的保健品,一定能把前一天晚上泄露的精气补回来,左脚踩右脚原地升天,实现了科学与健康的逻辑闭环。
由此,中医发福利在理论上同时拿捏了搞颜色和怕死两大人类天性,这要是不火天理难容啊。
同时对于那些致力于自欺欺人式养生的朋友,这类视频也可以在提供欢愉的同时提供足够的心理按摩,欣赏美的同时也学到了更多了生理知识,可以有效缓解那些宁可花几千块钱买手环,也懒得改善饮食和健身的朋友们心中的怕死焦虑。
实话说,人毕竟不是插电就能干活的机器人,不怪大伙“年轻时用健康换钱,老了拿钱换健康”,因为这可能就已经是当下的版本答案了。
所以炸鸡该吃就吃,夜该熬还得熬,片该看接着看,比起同时承受生活和怕死的双重压抑和焦虑,把当下的自己维持在一个生理和精神上都过得下去的状态,或许才是更少透支未来的最优解。如果怕死的话,多看点医学科普,定时体检监控自己的身体状态,基本上也就够用了。
简而言之,别想那么多了朋友,到点了,咱们还有事要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