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影响力最大的三大电竞体系(拳头、暴雪、V社)中,让官方赛事和自家游戏联系最紧密的当属V社。
V社很早就推出了颇有代入感的客户端观众系统,可以查看比赛进程中的各项数据,甚至能看选手视角的操作。
早期,客户端观赛会掉落纪念品的设计,也吸引了不少人去碰运气。
虽然这项功能如今不太被提及了,但推广电竞一直是V社运营Dota2的重要手段。
每年Ti上线的小本子,从玩法到奖励,都贴合游戏内容,而小本子的充值情况也直接挂钩奖金池。
纵观Dota2上线以来的在线数据,可以发现,Ti3、Ti4、Ti5这三届大赛举办之后,Dota2的用户量级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然而事情在2017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电竞带量”不太管用了。
Ti7打完之后,Dota2的在线数据不升反降;Ti8开赛前,在线峰值更是跌到了近几年最低的70万出头。
巧合的是,也是从2017年开始,中国Dota2的大赛成绩每况愈下。Ti7惨败液体,Ti8功亏一篑,都让Ti6的Wings奇迹更显珍贵。
而Wings在Ti6夺冠前后的那段时间,正好是Dota2在线数据最稳定的时光——那会儿关于Dota2电竞的利好消息还有很多,上海锦标赛的举办,NB的29连胜,林书豪入股VG.J,主流媒体报道等等。
这也可能不是巧合。
百度指数显示,Dota2每年在Ti时段的人气是最高的,但峰值从2016开始逐年降低,去年Ti8的热度已不及Ti5的一半。
我不敢断言“CNDOTA的式微能影响到Dota2的在线数据”,但中国观众对Ti、Dota2电竞的热情,正随着整体成绩的变差而降低,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唯一的好消息是,每年Ti的奖金池还在增长。哦对,还有一个不知道好坏的消息,Ti9还有5个月就要在上海开赛了。
要说自走棋从诞生到成为爆款,完全没有V社的功劳,其实并不公平。RPG游廊一度是V社计划重点扶持的对象。
2015年,V社就发布了自己的RPG地图《乱战先锋》,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2016年3月,V社更是允许自定义游戏售卖“通行证”,给予开发者一定的回报。
但很快,V社就忘记有过这个儿子了。
经过了几次版权纠纷,图标侵权事件,再加上这些地图一般火得快,凉得更快,RPG游廊渐渐被人遗忘。
2018年年初,有开发者在Reddit上指责V社,7.X之后的几次更新都让RPG地图瘫痪,编辑器也不够友好,愤而弃坑,很多早期的RPG地图都留下了类似的遗憾。
只有在RPG氛围比较浓的中国直播平台,时而会冒出来几个爆款,可直到《刀塔自走棋》之前,几乎没有名利双收的。
制作《刀塔自走棋》的巨鸟多多工作室,曾经还有一款红极一时的作品《宝石TD》,但由于游戏难度和氪金问题,在游廊上的评分并不高。
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到,改良自War3 RPG地图的《刀塔自走棋》,能在十天内吸引十万玩家同时在线,甚至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撑起Dota2的半壁江山。
自走棋最成功的一点在于,让许多不玩Dota2的主播、玩家自发入坑,Dota2从而享受到了意料之外的人口红利,突破百万在线就成了时间问题。
终于,在上周末,Dota2重回100万在线,坊间则流传出了V社会收购自走棋的消息。
但眼下,V社有着更需要解决的“幸福烦恼”,比如天天爆炸的服务器。
只是服务器卡就算了,不太好的现象是,“自走棋玩家不要占用Dota2服务器”已经从一句梗,转变成了真正的敌意。
自走棋玩家和Dota2玩家会产生分裂吗;如果自走棋独立运营,刀塔还能继续火吗;又有多少自走棋玩家愿意试玩Dota2,并被它的魅力吸引呢?
这些问题只能交给时间了。
最后,当我们在谈论“Dota2重回100万在线”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呢?
与两年前大不同的是,这次和Dota2本身可能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本文仅代表订阅平台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游民星空仅提供发布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