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头片尾和广告对动画的深刻影响 一直都被你忽视了

动画学术趴
2019-04-08 21:20:02 浏览:0 0

  也就是说,我们在这里要实现的不再是个人的小愿望,而是大家共同的愿望。通过扩大梦想的格局,ED与旨在引导观众脱离现实、进入个人的幻想世界的OP不同,将人们又带回到了现实中。但与此同时,它也没有完全脱离实现梦想的主旨,可以说是以一种温和的方式找到了平衡,并对OP和正片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扩展。

游民星空
《哆啦A梦》ED《我们是地球人》(1984年4月至1988年4月)截图

  由此可见,在OP、正片和ED之间,其实存在着一种有趣的相互印证和循环补充的关系。如果说OP动画是对正片中心内容的预先张扬的话,那ED就是对正片无暇顾及、却又与主线相关的其他侧面信息的补充。

  不仅是子供向动画,在许多其他类型的动画节目中也可以看到这种组织OP、ED素材的逻辑。比如片头如果展现的是主人公迎难而上、积极进取、面向胜利的一面,片尾就展现他们在奋进途中受伤、失败、痛苦的一面;又如片头如果展现的是主人公的精神面貌和冒险故事,片尾就展现配角、甚至反派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等等。

  所以说,OP和ED的功能并不仅仅是频道栏目之间的分隔符,它们同样是构成观众体验和建立故事世界的重要部分。

CM与正片的关联

游民星空

  CM和具有高度象征性的片头片尾一样,也是构成动画节目视听体验的一部分。这一点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更是如此。企业通过商业广告与动画的配合来达到相辅相成的宣传效果,使CM对故事内容的强调和角色形象的塑造产生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对于许多电视动画的儿童观众而言,CM也是他们所热爱的角色活跃着的世界。

游民星空

  畠山兆子和松山雅子以《精灵宝可梦•无印篇》的第一话为例,专门讨论了CM的问题。作为“宝可梦”这一跨媒介系列动画化后的第一次亮相,首话的成败关键就在于皮卡丘这一主角形象的树立。虽然皮卡丘在此前的《红•绿版》游戏和漫画《皮皮传》中就已经出现过,但都不是主角。当它需要在动画中独挑大梁并升任为该系列跨媒介发展的核心代言时,节目中的CM就要配合着为这个明星的诞生来声援造势了。

游民星空
漫画《皮皮传》中的皮卡丘介绍

  那么在第一话中,CM是怎么配合正片来塑造皮卡丘的形象并巩固其主角地位的呢?

  据统计,这一话中共插入了10个CM,其中4个与“宝可梦”系列的商品直接相关。OP结束后的第一个CM推销的就是TOMY公司“宝可梦”系列的玩具公仔。在主题曲为《目标是宝可梦大师》的OP里,动画制作者已经用相当的篇幅强调了皮卡丘不同于其他宝可梦的重要身份,而在紧接着的玩具广告中,观众又看到皮卡丘率领着一系列宝可梦从game boy里跳出来,并始终在一群宝可梦中牢牢占据C位(如下图)。

  玩具公仔的广告在时间上紧跟着片头动画,内容上也有意与OP呼应,两者由此在正片开始前就共同强化了皮卡丘身为绝对主角的印象,产生了一种连锁反应。

游民星空
【CM】TOMY精灵宝可梦系列公仔(1997)截图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CM是在正片开始前的小学馆杂志广告,该广告的核心内容是要推荐随杂志附赠的“宝可梦”邮票和集邮册。在这个30秒的广告里,皮卡丘作为“宝可梦”邮票的收集者出现。和OP后的第一个CM一样,这个广告同样在正片开始前就为皮卡丘的角色塑造做起了铺垫。

  一方面,它通过简单的起承转合,介绍了皮卡丘的一些角色特性;另一方面则将其设定为邮票收集者,使其与训练家站在了同一立场上。众所周知,训练家在游戏和动画里都有集齐宝可梦图鉴的任务,而集邮册则可以看成是图鉴在现实中的具象对应物。使皮卡丘成为集邮者,就是要强调它的与众不同,使其站在更为靠近训练家的一边。

游民星空
【CM】小学馆学年别杂志1997年5月号“精灵宝可梦”集邮册(1997)截图

  在之后的剧集中,CM与正片间的互动也会随情节的发展而灵活变化。典型的例子就是喵喵这一角色在CM中越来越多的出现。与一开始就众星捧月、荣宠一身的皮卡丘不同,喵喵是靠电视动画的剧情一路摸爬滚打出来的后起之秀。

  随着它扎实累积起来的人气,节目中不仅出现了以它为主角的ED,也出现了以它为主角的CM。且在这些CM中,喵喵的性格特征和角色经历都被强调了出来。比如在1998年TOMY玩具公仔的另一则CM中,喵喵就以一个反派的形象出场,暗中观察和偷听皮卡丘等其他宝可梦的对话,然后在对方提到自己的时候得意洋洋地登场。这种先是鬼鬼祟祟、后又嚣张登场的行为模式与喵喵在正片中的设定如出一辙,这则CM不仅使它的角色形象被进一步巩固了,也使它同皮卡丘一样成为了一个连接不同媒介的纽带。

游民星空
【CM】TOMY “吵闹的喵喵”公仔(1998)截图

  不难看出,在媒介融合的前提下,CM与故事世界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紧密的。CM不仅可以通过肯定角色商业价值的方式来强调和巩固重要角色的地位,也能通过简单的叙事在正片之外的跨媒介领域里塑造和丰富角色的个性,使角色更深入人心和广结人缘。

结语

  总而言之,电视媒介对于日本动画的影响是极大的。即使我们今天已经不再通过电视来接触动画,作为电视节目发展起来的“电视动画”也无法完全脱离电视媒介对它的塑形。

  当然,随着平台的转移,系列动画也会试着脱去旧“工作服”,解放身体,迎接全新的自己。但这种转变绝非与旧有形态之间的决裂,而是在电视放送形态基础上所进行的发展。因此,无论是要总结电视动画已经走过的历史,还是要展望系列动画即将奔向的未来,关于放送形态的研究都能告诉我们很多很多。

本文仅代表订阅平台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游民星空仅提供发布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上一页 1 2 3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微信公众号搜索「动画学术趴」关注,与你一起见证中国动画的未来。
片头片尾和广告对动画的深刻影响 一直都被你忽视了https://imgs.gamersky.com/upimg/2019/20190408175453677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