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国游戏:为何我们对这段历史乐此不疲

篝火营地
2019-05-21 21:36:32 浏览:0 0

后起直追的国人游戏

  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是很遗憾的事实:作为国民级别的文学经典,三国题材的电子游戏在中国起步是晚于他人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提到三国游戏,最脍炙人口的仍然是以日本开发商为代表的那些 IP。

  而且的确是凭着日本游戏,三国文化才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的。

  不过倒也不用气馁。虽然现在打开搜索引擎你仍然只能看到充斥着页面的劣质产品,但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国人可是从很久以前就有许多拿得出手的三国题材游戏。

  智冠在这方面就可谓不遗余力。1996 年,他们同时推出了回合制战棋玩法的《三国英雄传》,以及结合角色扮演与战略模拟的《龙腾三国》。

游民星空
当时的 PC 游戏特色便是即便不好用,UI 界面至少也得华丽

  两部作品虽然质量和内容都尚且值得一玩,但毕竟都是早期试探性的作品,在系统和玩法上可以看出许多 DOS 时代台湾公司稚嫩的气质。尤其是《三国英雄传》有着还算过得去的图形,但人物动作十分僵硬,系统更是毫无特色。

  倒是《龙腾三国》在玩法上有一些不错的创意。比如角色扮演环节的探索内容,以及招募贤者各有不同特殊条件等等玩法,丰富了有些枯燥的策略环节。

  和这两部作品类似。由于技术限制,绝大多数早期国产游戏都是缺乏「动感」的。不过其中也有过像熊猫娱乐科技出品的《武将争霸》这种异类。

  作为少有的国产格斗游戏,本作提供了十几位人物和三种模式,共推出过两部作品。在 90 年代初期,能在 DOS 上制作这类游戏,还拥有不错的画面与内容,已经算是很难得了。

游民星空
由于没有登上家用机平台,许多早期国产动作类型游戏都被埋没了

  当然,不论是数据化的策略游戏还是格斗玩法,都无法很好的还原三国故事里那种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最适合三国题材的仍旧还是即时战略这种战争专业户类型。而这方面其实中国游戏开发者恰恰走得是最早的。

  一方面是因为即时战略游戏在 PC 上的流行,另一方面则顺应了 94 年电视剧《三国演义》余热未消,1996 年前导公司推出的 RTS《三国之官渡》凭借许多新颖的设定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因为游戏名称太普通,导致现在要搜索都很困难。

  本作有着非常独特的英雄单位,不仅能够触发特殊事件给战局带来影响,人物头像和演出都还采用了电视剧的照片。

游民星空
虽然画面细节比较简陋,但游戏玩法却蛮前卫的

  可惜的是因为年代久远,无法考证究竟有没有取得肖像使用权就是了。

  它在第二年的续作《三国之赤壁》可能要更加为人所知一些。游戏甚至还推出了日语和韩语版本,虽然团队不到 10 人,但本作仍然成为了前导公司最成功的作品。

  可以看出的是,其实这些国内的三国题材游戏都参考了不少成功案例 —— 尤其是对国外作品的借鉴。但它们同时也有许多原创性的试探,在如何发挥三国题材的特色上,明显坚持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其中光荣英杰传系列就因国内为数不少的 MOD,成为了一个有趣的例子。这个系列以刘备、孔明和曹操为每部作品的主角。在《三国演义》的基础上面,又带有许多原创内容,也算是家喻户晓了的三国游戏了。

游民星空

  其中以最后一部作品《三国志曹操传》内容和系统最为成熟丰富,游戏还提供了许多能够改变原著历史事件的分支,你甚至可以让曹操收编关羽等人。凭着你的选择让他成为一代英杰,这些有趣的假想剧情多年来一直被玩家津津乐道。

  而之所以在这一节提及,主要是因为它在光荣自己都放弃推出续作的情况下,开始出现许多国人创作的 MOD。其中不乏有着诸如《姜维传》这种少有的以三国后期故事为核心,品质优秀的作品。绝对值得系列玩家尝试。

游民星空
国人在许多游戏上都曾经推出过优秀的大型 MOD,姜维传也是其中之一

  在当时,的确很难找到一款能全面跟国外游戏相媲美的三国游戏。但在星际红警肆虐网吧的时代,还是有着像《三国群英传》这样在质量与人气方面都不落下风的经典。即便它仍然一定程度上借鉴了《鬼魂力量》系列的创意。

  从最根本的核心去审视,《三国群英传》最大的成功之处其实在于「简单」—— 几乎一学便会的策略环节,低门槛的操作与系统,配上爽快华丽的画面瞬间便能吸引到大多数人。

  两军以简单易懂的横轴视角呈现,有一种街机清版格斗游戏的范儿,武将和士兵之间的战斗直接展现到玩家眼中。数据化的战场氛围用各种械斗音画替代,效果意外地出色。

游民星空
群英传 3 应该算是系列口碑最高的一部了

  由于开发环境的限制,这些值得回味的优秀作品还是以 PC 平台为主。但事实上在 90 年代,除了 Capcom 之外,还有一款同为 RPG 的国产吞食天地。

  这个名为《吞食天地 3》的游戏其实是台湾游戏商于 MD 上开发的,游戏与 Capcom 的作品美术风格完全不同,剧情元素颇为混乱,甚至还有奇幻元素。在游戏内容上也有一些很迷的地方,比如把钱花光之后跑去旅店住宿,一觉醒来后所持金钱会变成最高上限之类的秘籍。

游民星空
本作并没有中的狂野人设

  本作仍然有那么一点山寨特质。与另一款同为台湾厂商制作,也是在游戏名称耍了点小花招的《太空战士之魔法战士》一样,不仅系统上借鉴了 SFC 时代的《最终幻想》,许多剧情和图形也都有抄袭嫌疑。

  但即便系统和内容有一些借鉴,名字也山寨感满满,本作绝大多数内容仍然是原创的。虽然是个较为罕见的案例,但《吞食天地 3》的确是在游戏时代初期,最具代表性的国产家用机三国游戏了。

  搞笑的是,Capcom 自己在《吞食天地 2:孔明传》之后从未推出过以罗马数字为序号的相关作品。不仅仅在 MD 主机上,无论是手游还是 PC 都曾经出现过自称《吞食天地 3》的作品,可见这个 IP 人气基础有多么坚固了。

游民星空
虽然没有原版那么好玩,但也还算凑合

  最后顺便一提:感谢无穷无尽的山寨页游手游,这些经典老游戏的名字基本上都被占用了。如果仅仅通过百度搜索引擎的帮助,光是甄别这一大堆占名的所谓三国游戏都得花费你大量时间精力。

  我想应该有不少人也发现了这种现象,也许这就不难看出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对「老外居然做了 3A 级别的三国」如此激动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篝火,游戏文化传火者
浅谈三国游戏:为何我们对这段历史乐此不疲https://imgs.gamersky.com/upimg/2019/20190521184440282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