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做游戏,让Konami过得更爽了

篝火营地
2019-06-04 18:43:31 浏览:0 0

  作者:药荚

  稍微关注近年来的传统游戏业界信息,几乎很难错过关于小岛秀夫与Konami纠纷的故事。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家历史悠久的游戏老厂,怎么突然之间就变得这么糟糕了?

  但事实上,这家公司在过去几十年里,从未停止过类似与游戏制作人闹僵的行为。

游民星空
  名声一度盖过公司本身的小岛秀夫,最终还是与其分道扬镳了

  对于这家诞生过许多经典IP,给玩家留下无数美好回忆的游戏公司眼里,电子游戏仅仅只是高层手头其中一种赚钱工具罢了。玩家?制作人?游戏背后的情怀?对不起,它们一文不值。

  这家公司是非常典型的利益至上主义,手握大权的管理层们一次又一次地与底下游戏开发者产生冲突,多年来甚至已经成为了人们对这家公司最直观的印象了。

  这里仅仅只节选其一部份故事,以挖掘这家原本有着各种美好形象的老牌游戏厂商,是如何变成今天这家「人见人 FXXX」的业界奇葩的。

游民星空
  这几年网络上 FK 的梗图几乎超过了 FxxxEA 的

不卖好游戏照样赚翻

  最近这几天,我又开始看到关于 Konami 公司本部大楼着火的那张图了。时间点「刚巧」就在小岛工作室正式公布《死亡搁浅》发售日不久......

  其实很多人应该都知道了:大楼并没有着火,只是大楼供能蒸发的水蒸气散发而已。

  更逗的是,早在 2012 年左右就有类似的「K 社着火图」,而它在 2015 年又一次出现于日本 2ch 留言板上。即便今时今日已经没有多少人不知道这是谣言了,依然不妨碍人们一次次转发,并对一个假消息表示幸灾乐祸。

  毕竟,这是 Konami 这些年努力「赚」来的结果。

游民星空
  左图为 12 年,右图为 15 年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尤其是如今信息时代游戏厂商更是应该慎行慎言,想要数十年如一日保持着好名声可谓难上加难。但要说这几年口碑下滑速度最快的,应该没有谁的成绩比Konami更「出色」。

  这其中除了最关键的小岛离职事件外,也和它自己宣传要淡出传统游戏行业有关。手里捏着一堆有数十年历史、深受玩家喜爱的IP,却整天连炒个冷饭都吝啬得要命。

  自然的,出于好事(或报复)心理,人们总想看到他们为此付出代价。但事实证明,这家公司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 与越来越糟糕的口碑形成鲜明对比。

  今年 5 月中旬,Konami 正式公布了 2019 财年第一季度的财务业绩报告,对公司的营收利润情况做了总结。而结果便是截至到今年3月31日,Konami 的年度收入总额达到了 2625 亿日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 9.6%;营业利润则达到 505.22 亿日元,相较去年上涨了 11.8%。

游民星空
  一路高歌猛进

  按照这份数据来看,自从 2015 年开始走出公司经济低谷后,Konami 这 5 年一直都在实现着利润增长。尤其是近两年,营收成绩已经超过2012年创下新高。

  而这自然不是靠着以前那些传统游戏赚来的。在这几年来,Konami凭借的是手机游戏和《游戏王》实体卡,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此外《实况足球》等体育系列虽然口碑大不如前,甚至与欧洲足联结束了合作,但销量仍然相当不错。

  当然了,弹珠机和柏青哥这些都快成梗的东西也是功不可没,但我也没兴趣去深挖它们给 Konami 赚到多少钱了。

  所以就是这样,人家还是过得非常滋润的。在将大多数游戏制作人赶出门,并把手上各种价值不菲的IP毁了个一干二净后,这家陷入舆论低谷的公司日子反而越来越舒坦。

  毕竟,舆论口碑只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而私底下公司运营却很少被拿到台前。而仅仅只是失去一堆明星制作人、在玩家之间被声讨,对于财政状况稳定、各手游等娱乐部门稳赚不赔的Konami 来说根本不必放在眼里。

游民星空
  对于只在乎钱的老板们来说,IP价值没有如何实际意义

  其实,没有人真正愿意看到一家游戏公司遭殃。但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作为一家从红白机时代就陪伴在玩家身边的老牌公司,我们对其游戏的感情不可谓不深厚。更何况它在游戏行业发展这些年里,也一直都与时俱进。

  但这从来不是那些公司领导者的功劳。

  作为一家规模庞大、历史悠久的游戏发行商,Konami 在提供了许多经典游戏IP同时也诞生了大量明星制作人。然而从很早开始,这些制作人就与公司利益至上的理念相悖,于是想要做出自己心目中游戏VS想要赚快钱之间就不得不决出个胜负了。

迫害成瘾

  2015 年 Konami 的各种操作可以说令人窒息 ——「软禁」《潜龙谍影》系列制作人小岛秀夫,不允许他出席 TGA游戏年度颁奖大会,并将小岛本人在内的制作组名称与标识从《潜龙谍影 V》抹去。种种负面消息,我想各位已经通过大量报道了解到了。

  但是,Konami 与游戏制作人之间的纠纷,可不仅仅只有小岛一人而已。同年3月,在小岛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之际,《爱相随》系列制作人内田明理也默默离开了公司。

  虽然当时人们普遍觉得这个系列也会到此为止,但之后没想到 Konami 居然公布了《爱相随 EVERY》。只不过是个手游...

游民星空
  你们的老婆回来了,岳父却不在了

  与游戏开发者意见不合,对 IP 发展方向有不同看法,最终导致双方决裂。这种熟悉的套路,几乎在 Konami 所有的知名游戏系列都发生过。

  曾经在《生化危机》热潮中脱颖而出、凭借其独特气质而被人熟知的经典恐怖游戏《寂静岭》就很具有代表性。

  这个系列立项之初就是单纯因为Konami高层眼红《生化危机》热销,临时召集了一批成员组建团队开发的。这其中包括了山冈晃、外山圭一郎等初代制作人,而他们当时的身份,其实是其它项目组被砍后的「闲杂人等」。

  原本公司高层只想赚快钱。但这个名为「寂静小组」的团队却希望能借此机会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于是在无视了投资人要求的「欧美肌肉男打鬼」题材后,他们以北美民俗神话和宗教元素创作出了迷雾缠绕的《寂静岭》,奠定了一个风格迥异的经典系列。

  但游戏口碑虽好,这种擅自决定游戏内容的行为,却让控制欲强烈的公司领导层感到很不开心。初代制作人外山圭一郎在完成游戏后,很快就因不明原因提交了辞职书跳槽到了SCE。

  而后由佐藤隆善接手的续作,在初代基础上又加入更具有艺术气息的故事设定,使其成为了系列评价最高的一部作品。但即便是这样功不可没的开发者,同样没能继续留在团队中,在《寂静岭2》刚上市不久,佐藤就因为和Konami高层不和而离职了。

  整个系列的发展道路十分颠簸。每一部作品的核心成员总是很快就离开团队,人员快速流失导致了系列无法稳定发展。之后在寂静小组几乎全部出走后,Konami将其外包了给欧美团队,使得系列口碑彻底走向崩溃。

  近年来《寂静岭》系列再次成为热门话题的契机,还是因为与小岛秀夫有了「一面之缘」。凭借其制作的概念性DEMO《P.T.》,人们对其期待可谓是达到了以往所无法企及的高度。

  然而就连这系列玩家最后的念想,也在小岛离职后随之破灭了。

游民星空
  P.T.的取消甚至让著名导演托罗破口大骂

  上述案例在整个公司发展史屡见不鲜。过去二三十年里,因不满公司政策而离职的游戏制作人多得数不清。就连久远到红白机上的「老四强」都无法幸免。

  早在80年代,Konami曾经大量招聘员工进入游戏开发部门,目地自然是为了能让自己产品线供应量跟得上。但由于公司人数和项目激增,导致管理混乱,资金一度周转不过来。

  据可考的资料记载,当时公司管理层的处理办法是:员工要么自降薪酬要么卷铺滚蛋。

1 2 3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篝火,游戏文化传火者
Konami口碑下滑却依然暴赚 用脚做游戏反而更爽?https://imgs.gamersky.com/upimg/2019/20190604173946523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