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典美术的推崇和借鉴,可以说是文艺复兴时意大利美术家的共同特点。”我想,将这句话略微改动一下,放在那些正走在变革道路的武侠游戏身上也同样适用。
不知从何时开始,由IP改编的武侠游戏几乎成了换汤不换药的代名词,我们在此类游戏中所能见到的,大部分也只是照猫画虎,将原著的情节简要复制一遍,为玩家带来千篇一律的武侠故事。但现在,你却能在《天涯明月刀手游》上看到一些“复古”的改变。
天刀手游与端游尽管同属一个“天刀IP大江湖”,但在剧情方面,两者有着不同的起始点。也就是说,天刀手游并不像传统端改手游戏那样,单纯是端游故事的前传或延续,而是舍弃了以往武侠网游单线剧情的传统后,转而采用与MMORPG大相庭径的网状剧情脉络设计,并在端游相同的IP背景下进行双线演绎,以不同的视角将江湖故事向玩家娓娓道来。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文艺复兴中的多纳泰罗,在“背弃”了老师信奉的歌德式理想教条后,转而打破束缚,追求古典艺术家推崇的自然与人文,创作了大量生气盎然、庄重从容的雕塑作品。
在那个武侠游戏无比辉煌的年代,开发者则对于剧情的塑造是开放的。玩家得以自由选择,跟着这些性格各异的武侠人物走遍大江南北,并随着他们的命运时而兴奋喝彩、时而叹息落泪。
如今二十多年转眼而逝,《天涯明月刀》在今天通过双端并合,以及主线、奇遇等众多玩法、系统所构建的庞大叙事脉络,与曾经令我们沉迷的自由江湖冒险有异曲同工之妙。玩家亦可从方方面面感受熟悉的江湖气息,品味一段段独特的江湖经历。
尽管同样作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米开朗琪罗的名气并不及达芬奇,但他却将一生都奉献在了宣扬人文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此外,米开朗琪罗还将15世纪颇为流行的宫廷艺术与诞生至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相结合,做到了古典与流行文化在形式与内涵上的统一。
在这一点上,网易近期公布的大世界武侠冒险RPG《射雕》在走向变革的途中同样选择了这种形式。
今年520前夕,随着一曲《碧海潮生》,《射雕》正式与玩家见面。而仅一个月后,网易便开启了一场小规模的“尝鲜”测试,为无数好奇的玩家揭开了那层神秘面纱。
由于保密协议等原因,《射雕》流传出来内容收到了严格的限制,但回顾目前可知的情报,我们不难发现,《射雕》在同时吸纳了传统与变革之后,也以更加偏向现代元素的泛次元加国风武侠的方式致敬了金庸的经典之作。
但这并不意味游戏抹去了金庸笔下郭靖、黄蓉等经典形象的光辉。作为IP向游戏,玩家显然更加关注对于原著人物的解构再创作能不能与记忆中的经典形象重合。即便是开发者额外增加的设定也要基本符合人物形象,简单来说就是角色从内到外没有过多的违和感。
而无论是较为巧妙的角色特点辨识,还是对角色性格细致入微的生动刻画,《射雕》都做到了恰到好处。游戏正是通过这些熟悉又新鲜的元素,唤醒玩家记忆中的武侠符号。
另外,游戏“多分支、多结局”的设计,也让玩家能够从多个角度,再一次回味这部经典作品中的点点滴滴。而对于原著中的某些遗憾,或许这次玩家能通过自己之手,得以改变,寻得一个完美的理想结局。
当然,以上只是我突然间脑洞大开,放飞自我的“胡说”。我似乎也不应该在此过早的为那些尚未上线的服务型游戏背书吹水,但如果这些武侠游戏能够以别具一格的方式打破僵局,并且在未来能够得到市场的正面验证,那么新时代武侠游戏正在前往的方向,大概是走对了。
而这样来看,与其说是《逆水寒》像《原神》那样,用成型的游戏模式变相推动了某个题材游戏的行业变革,倒不如说这场百花齐放的“文艺复兴”是众多游戏开发者在四年间的摸索中对于解决困境的共同尝试。
至于武侠游戏是否真正挺过了大起大落,迎来了全面复兴的阶段,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玩家与市场会向我们展示他的答案。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逆水寒手游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