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交易和一款网游
对Interplay的幻想破灭后,大多数的“辐射”拥趸把期望放在了Obsidian制作室的身上,他们希望Obsidian能从Interplay手中买断“辐射”系列的版权,但这仍然只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期望。这家制作室虽然拥有一些黑岛的老人,比如克里斯·阿瓦隆,但他们显然不能对公司的决策层产生什么影响。另外一些人甚至把希望寄托在了提姆·凯恩的身上,这位黑岛元老后来创办了“三驾马车”制作室,只可惜这家小作坊式的制作室仅仅只开发了三款作品后,就于2005年关闭。
最终,让所有的人始料不及的是,坐在Interplay面前谈“辐射”的居然是Bethesda Softworks公司。虽然属于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首先的一点,他们财大气粗,拥有能够打动Interplay的资本和实力。这家公司以开发《上古卷轴》系列闻名,这正是让所有的“辐射”玩家们捏了一把汗的原因。如果《辐射3》被制作成像《上古卷轴》一样令人眩晕的第一人称视角,拥有庞大的地下城,不知道还有多人愿意买它的帐。沮丧和失望在各大游戏论坛蔓延。
来自Bethesda制作室的“101避难所居民”
谈判却水到渠成。2004年7月,Bethesda以117万5千美金买下了“辐射”后续作品的制作权和发行权,但这个牌子的所有权仍然在Interplay手中,包括“辐射”网络版本的制作权和发行权。虽然Interplay已经饥不择食,但他们并没有完全丧失理性。自《辐射3》于2008年10月28日上市后,根据Bethesda官方公布的数据,他们已经在全球获得550万份拷贝预定,第一个星期的出货量达到470万套,总销售额高达3亿美元,已经超过了GTA 4保持的首周销售记录。不知道现在的Interplay对此作何感想。
获得开发权后,Bethesda计划从零开始打造《辐射3》,“范布伦”计划与他们无关,黑岛的创意不会出现在这部后续作品中。当原《辐射》布景师、“三驾马车”制作室合伙创办人莱昂纳多·巴亚斯基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叹说:“这真的好像是说,我们自己的孩子被卖给了别人,而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站在一旁无能为力。”
Bethesda是典型的实干家,2004年下半年他们就开始着手制作《辐射3》,虽然当时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上古卷轴IV:湮没》的开发,因而他们只投入了将近10个人,但他们对《辐射3》显然是严阵以待,当《湮没》上市后,他们所有的人立即把重心转移到了《辐射3》,而那已经是2006年3月之后的事了。
虽然失去了制作单人游戏的机会,但Interplay始终握有“辐射”网络版的版权,不知道是否是他们的金字招牌太多了,他们似乎对于失去“辐射”系列的单人游戏版权并不在意,而即使在他们濒临倒闭的边缘,他们也并没有失掉破釜沉舟的决心。自2004年起,Interplay就在打“辐射”网络游戏的算盘,他们希望能借这个牌子开发出一款网络游戏来扭转整个公司多年来因为债务困扰而被动重重的局面。
因此,交易和奋争仍将继续。2007年4月9日,Bethesda不打算在版权问题上和Interplay纠缠不清,正式以575万美金买断“辐射”(Fallout)这块牌子的所有权,但这项交易有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须继续保持Interplay有权开发“辐射”网络版。这一前提写在了这项交易的附加内容中。这个附加内容非常有趣,对Interplay来说,它有点像“丧权辱国”的屈膝条款,但双方都作出了妥协。它的大意是这样的:虽然Bethesda获得了“辐射”的所有权,但Interplay绝不放弃开发“辐射”网络游戏的决心。自这项交易达成之日起的24个月(2年)内,Interplay将开始着手开发“辐射”网络版,如果2年过后还没什么动静,他们将最终丧失整个“辐射”牌子的所有权;这款网络游戏必须在4年之内(包括前面提到的2年期限)投放市场,否则,Interplay仍将自动丧失“辐射”牌子的所有权。如果这款网络游戏确实能够推出,Interplay必须拿出12%的游戏销售收入(据说将采用月卡)给Bethesda。在这项交易中已经获得主动地位的Bethesda之所以肯作出这样一个“妥协”,是因为他们短时内并没有开发“辐射”网络游戏的打算。
重新开张的Interplay网站,他们正在为“辐射”网络版寻找投资
大多数的人可能认为Interplay是在为自己的“屈辱”找宽心,但实际的情况并不完全如此。Interplay宣称,自他们从Bethesda手中获得这575万美金后,他们2001年以来所欠下的约5千9百万美元外债已经还得差不多了,目前还剩下300万美元没有了结。这家曾一度被认为已经倒闭,从玩家们的视野消失掉的娱乐公司,正于2008年谋划他们雄心勃勃的回归计划。
除了“辐射”网络版,Interplay手中还握有《蚯蚓战士》、《博得之门:黑暗联盟》、《天旋地转》和《孤胆枪手》(MDK)几个牌子,2008年4月9日,Interplay确认他们将继续发挥这些牌子的余热,前提是他们能筹措到足够的资金。从随后的一系列动作看起来他们似乎并不是在空口说白话,尤其是9月23日他们重新邀请回原黑岛元老之一克里斯·泰勒(非气体动力制作室的克里斯·泰勒)更可以看出他们确实想这么干。克里斯·泰勒也曾是“辐射”系列的设计师,他将参与一款名为《计划V13》(Project V13)作品的开发,这部作品据推测很可能就是“辐射”的网络版。
尽管如此,眼前的困难却不容回避。据统计,如果Interplay确实要启动这个项目,并在2年之内完成,它们至少需要3千万美元的资金投入,那么他们又从哪里去弄这么多的钱,尤其是在还有300万债务压身的情况下。Interplay现任CEO赫为·卡恩的解答是:寻找投资。另外一个对他们比较有利的外部条件是,《辐射3》目前的销售形势一片大好,一些投资商也许由此被他们的计划打动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