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看点:第2代多屏/独立数字多音频流
Eyefinity(宽域)多屏显示输出技术是AMD仅两代显卡最闪亮的地方之一,只要一块显卡就可以组建最多六屏系统,大大降低了多屏架设的成本,既极大地拓宽了游戏玩家的视野,也非常适合办公、渲染、展示等专业场合。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Eyefinity就经历了数次改进,而每一次的改进都是伴随着新版催化剂而来的。
2009年9月,Eyefinity惊艳登场,震惊业内; 2010年2月:催化剂10.2加入了交火系统对Eyefinity的支持;2010年3月:催化剂10.3支持边框补偿、显示器单独色彩调整、多屏分组、改进多屏配置切换;2010年4月:六屏版Radeon HD 5870 Eyefinity 6发布;2010年7月:催化剂10.7,交火系统支持垂直模式的Eyefinity,同时增强HydraVision;2011年4月:催化剂11.4,配置界面改版;2011年5月:催化剂11.5,HydraVision继续增强。如今到了Radeon HD 7000,多屏输出也升级到了Eyefinity 2.0。
总体来说,Eyefinity 2.0是在之前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支持更加灵活的多屏配置和更高的分辨率。AMD在宣传文档上也着重提到了多屏输出发展的普及趋势,多屏体验带来的优势以及玩家对更高分辨率的需求等等。
Eyefinity 2.0是新特性方面,首先是催化剂11.10就已经支持的有新的多屏布局配置、弹性的边框补偿、16K×16K超高清分辨率。
DisplayPort 1.2、HDMI 1.4a输出规格和色彩校正,在Eyefinity 2.0继续沿用,HDMI 1.4a接口可以支持120Hz刷新率、1080p全高清的3D立体游戏,左右眼各有60Hz,都能达到60FPS的流畅帧率。
DisplayPort 1.2 HBR2、HDMI 1.4a都有超高带宽,单个接口即可满足4K×4K分辨率输出,也就意味着4K分辨率只需一条线缆即可。
最大一个进步就是,Eyefinity 2.0多屏输出技术和HD3D立体技术终于走到了一起,也就是说A卡用户可以在多屏系统上体验3D立体游戏、电影了,再一次走在了NVIDIA的前面。虽然后者在SLI系统上早就实现了3D Vision,但始终需要至少两块卡,不知道开普勒能否最终做到单卡多屏输出呢?拭目以待吧。
支持AMD HD3D的显示器也不少,尤其是三星(SA700、SA750、TA950、SA950、TA750)和LG(D2342P、D237IPS)都有多款型号。
催化剂11.12和之后的12.1/12.2将会陆续支持的则有:Eyefinity+HD3D多屏立体技术、自定义分辨率、预设管理改进、桌面和任务栏重新定位。另外,之前三屏系统上桌面图标会停留在第一屏,任务栏则横跨三个屏幕,看起来很费劲,今后则会全部集中在中央屏幕上,就像单屏那样。
而支持AMD HD3D立体技术的游戏正在越来越多,现已超过600款,而且可以选择第三方的iZ3D、DDD或者原生的HD3D等不同方案,其中原生的有:《尘埃3》、《战地3》、《杀出重围3:人类革命》、《两个世界2》。
另外,频输出能力也是A的特长之一,很早之前支持无损源码输出了,备受音频发烧友青睐,不过这次也有了全新的升级:独立数字多点音频(Discrete Digital Multi-Point Audio),简称DDM Audio。
之前的多显方案只能输出一路音频信号,不过HD 7000显卡已经而且是首款可以实现独立多路音频输出,这样看电影或者玩游戏都可以享受到独立的音频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所有音频和视频都是完全无缝同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