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 Mass Effect 2 《质量效应2》
ME应该算是近些年来新兴系列中的佼佼者了,和MW之后的COD一样,ME的电影化也做的十分出色,另不少玩家大呼爽快。
此外,这也是Bioware自03年大获成功的KOTOR(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武士)后首次尝试太空探险RPG,只不过这次换成了Bioware的原创世界。
当然,跟庞大的星战宇宙比起来质量效应的世界还是显的有些稚嫩,不过鉴各家之长的ME宇宙也成功的吸引了大批科幻宅的注意,从ME中也不难发现Star Trek星际迷航/BSG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等的影子,这显然让科幻宅们很兴奋。
尤其是Reaper/Circle收割者/收割循环的设定让许多玩家倍感新颖(虽然很多欧美漫画中都能见到这一设定的影子),可以说质量效应宇宙还是很成功的。
系列首作于2007年登陆XBOX360平台,作为当时XBOX360对抗PS3的主打独占游戏,销量非常可观。广大PC玩家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在次年盼来了《质量效应1》的PC版,一时间掀起了拯救宇宙的狂潮,“宇宙种马”谢泼德的传奇故事也逐渐在玩家手中发扬光大……
作为系列的派头兵,ME1的表现可圈可点。“人类拯救宇宙”的故事虽然屡见不鲜,不过在ME1中辅以和传统RPG大相径庭的TPS般爽快的战斗方式和在当时首屈一指的人物面部表情捕捉技术,配上激昂的配乐和足够吸引人的世界背景,ME1可以说是一款RPG佳作了。当然还别忘了搞基/推妹子也是ME的一大噱头。
ME1的开头动画也相当出色,简略交代了人物和情节背景,顺带SHOW了把令制作组引以为傲的人物面部制作,最后从Mass Relay传送走的一幕可以说震撼了不少人,玩家也迅速被带进了游戏的世界。
ME1大量简化了传统RPG元素,吸引了不少原先对RPG不感兴趣的玩家群体,当然这也成为了ME为部分人诟病的地方--不像RPG。
当然ME1的缺点也很明显,对于RPG来说相当重要的支线在ME1中过于鸡肋,人物的刻画也比较平庸,NPC角色们显得表现力不足,不过这一切一切的缺点都在系列续作《质量效应2》中得到了明显改观。
ME2的开头动画继承了1代开头引人入胜的优点,谢泼德之死另不少玩家大吃一惊,当然随后的原地复活也让TC玩家会心一笑。之后玩家控制谢泼德被迫为邪恶组织Cerberus工作,主要敌人也从Geth变成了更加神秘的Collector,背景设定相比1代只能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2代新加入了大批新队友,不过这非但没有冲淡人物表现力,队友任务的引入反而更加强化了人物刻画,可以说ME2相比1更加像是一个RPG。类似Jack/Samara/Thane/Legion等各个性十足的队友也让玩家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不再孤独,此外部分1代队友的回归更是增添了游戏性,各场景也设定的十分出色。
相比1代简陋的武器系统,2代大大加强了装备系统,让射击玩家射的爽的同时也满足了RPG玩家的收藏癖好。采矿元素的加入也大大增添宇宙探险的乐趣,辅以各种队友任务,《质量效应2》的支线可以说相比1代进步了一个时代。
探险过程中,ME2描述了1代中没有提及的诸如Omega 4的荒芜地区,也将玩家带到了不少新的人类殖民度,甚至还有Tali的老家--Quarian移民舰队,更是增强了带入感。
除去令人映像深刻的人物面部表现,画面一向不是《质量效应》系列的卖点,不过ME的画面表现十分的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