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战地:叛逆连队2》、《战地3》
EA的王牌制作组,在笔者的心中,DICE当之无愧(个人意见...其实应该和BIOWARE难分伯仲吧)!毕竟BIOWARE的主要对手,黑岛早已沉没,诈尸的黑曜石无法展现前辈的风采,Bethesda那边虽然接手了辐射这个大牌子,不过核心RPG《辐射》和老滚系列都是需要五年磨一剑的精品,而被EA唆使变坏的BIOWARE不但开始了一年一作的快餐开发模式,甚至搞出了《星战:旧共和国》这种毁了自己牌坊的失败之作,着实令人可惜。反观DICE,不但其作品直接面对的对手强悍——要知道那是COD,一个在各大平台上屡创销量纪录的奇迹系列——居然硬是能拼得不相伯仲,甚至在不少方面要更加领先,而且还在制作BF系列之余屡屡充当救火队员,为同属母公司EA的其他作品贡献颇多,如《极品飞车14》中的一些场景设置,《荣誉勋章2010》中的合作开发,《极品飞车16》中寒霜2引擎的应用,都离不开DICE的帮助。所以,在开始正题之前,有必要向DICE献上崇高的敬意。
10年第一季度,EA宣布旗下DICE制作组的招牌系列战地的最新作《战地:叛逆连队2》即将发布,业界普遍抱以不看好的态度,毕竟COD6的余温还没过,面对一个创造了一系列记录的对手,DICE的压力可想而知。不过,BFBC2并没有让东家失望,虽然插科打诨的单机流程有点恶搞COD的意思,DICE真的把当时的技术用到了极致。优秀的射击感,不同枪支对应的不同程度的后坐力,以及面对COD系列最大的优势——画面和3D建模,场景不是COD中用枪打来打去只能建起尘土的“土墙”,而成了真是可破坏的模型,对着躲在墙后的敌人一发火箭弹过去,人飞墙倒,然后再对着敌人突突突,真是,爽。。。丰富的载具系统也远远不是COD6中那些神马雪地摩托、车载机枪、小皮筏艇比得上的,不同载具的使用更极大丰富了游戏的操作性和耐玩性。当然,单机流程向来不是BF系列的卖点,重点还是在于多人联机合作对战——这点没玩过,懒得翻那些网上的评价,大伙耳朵都磨出茧子来了,所以只评单机。如果要谈缺点,剧情完全没有连贯性算是一点,部分载具操作比较麻烦也勉强算是吧。总之,面对强势的COD6,BFBC2并未落到下风。
11年,整个美国都在谈论着BF3 VS COD8的盛况(这种良好的游戏氛围什么时候会发生在天朝...),而EA和动视两家为了宣传自家的作品都花费了大笔的金子在各种广告上,大战一触即发。BF3先于COD8发售,并一举成为EA历史上销量成绩最好的作品。无奈,站在巨人肩膀上的COD8销量实在恐怖,BF3短时间内仍然无法撼动其FPS销量霸主的地位。然而,这次的比拼,也让所有人发现,原来COD并非不可逾越。首先画面上,二者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寒霜2引擎的使用使BF3的部分游戏截图画面已经达到了照片级,而COD8使用的老引擎勉强维持着一个3D的架子,各种贴图满天飞。剧情上,BF系列头一次如此重视单机流程,特意制作了一个“孤胆英雄拯救世界”的狗血(单人流程剧情,咳咳,仅限剧情...)剧本,试图尝试COD成功的电影化剧本之路,平心而论,虽然狗血但足够让系列粉丝感动——看,DICE还是重视我们的。载具丰富,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依然出真的射击体验,让COD为代表(也许说CF更合适?)无脑突突突FPS黯然失色。对战。。。咳咳,关于对战,你们只要了解BF3一直秉承了系列高水准的多人模式就行了,再多的俺也不知道。。。
总评:画面优化还行,3代比较吃配置,射击爽快感要强于COD(这货线性流程居然可以不开枪...),各种载具让游戏更爽,让人挑不出毛病来的FPS作品。适合想要尝试优秀画面FPS游戏的玩家和有钱能够享受到精髓联机对战的富人。
《战地:叛逆连队2》下载地址:http://www.gamersky.com/Soft/201003/24388.shtml
《战地3》下载地址:http://www.gamersky.com/Soft/201110/308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