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让孩子看到胸!分级系统的G点与黑幕
在游戏产业最为发达、游戏市场最为健康的那些国家,游戏的分级系统给也都相对完善。本文将主要讨论世界上最主要的几个评级系统,向大家介绍一些这些评级系统的侧重点与各自的一些小八卦。
2016-08-07 19:33:28
loading
0人评论
PEGI——泛欧游戏资讯

  PEGI是Pan European Game Information的缩写。PEGI作为一个整体组织诞生的时间要比ESRB晚了不少,它的前身是许多欧盟国家各自的评级系统。PEGI诞生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其最初的缔造者和眼下的运营者在法理上讲是一家企业,这一点和ESRB有着微妙的不同。但是,两者在实际的评级工作方面却非常相似,且PEGI在评级时所建立的专家委员会规模要比ESRB的稍大,权力也更加分散。

  PEGI具体分级也和ESRB有着些许不同,下面是PEGI的具体评价等级:

游民星空

  PEGI的数字面板直接与年龄挂钩,比ESRB的字母面板更容易理解(信不信由你,ESRB的字母评级确实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误导性)。相比之下,PEGI除了最基本的年龄评级以外,还给作品开出了一系列内容描述标签。两者在具体的评级标准与侧重点上也有些许不同,PEGI在具体的评测中更加注重“恐怖”这一元素作为一个整体对低龄玩家的影响,相比之下,ESRB相对应的则把这类内容集中到了“血腥”这个更加具体的元素上。

  两个评级系统对受众年龄的划分也有些许的区别,其中ESRB对应的几个年龄段分别是3、6、10、17、18,PEGI对应的年龄则是3、7、12、16、18。在低龄段的不对应或许仅仅是不同文化间对儿童心理年龄段划分的传统观念有所出入,但在最后两个年龄段上,两个评级系统却有着一些本质性的差异。

游民星空
分别是:歧视、脏话、暴力、药物、性、赌博、在线内容与恐怖

  原因就在于,PEGI并没有ESRB那么神通广大,PEGI的18+评级仅仅就是个适合年龄指导信息,它与ESRB的AO不同,作品被评为18+并不会在上场下架,对作品在零售渠道的销售影响较小。虽然欧盟各国大多有各自的法律限制着零售商将游戏卖给不符合年龄的未成年消费者,但这条法律的实际执行情况并不太好,各国的法律差异也较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PEGI的18+只大略的等于ESRB的M(17+),PEGI的16+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也要对应到ESRB的M(17+)中。而在PEGI的评级系统中,实质上并不存在与ESRB的AO评级一样的东西。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欧洲的作为一个整体,其游戏市场的自由程度其实要比美国高上一些。

游民星空
两个评级系统在具体描述方面的差异

游民星空
在一些游戏上,ESRB和PEGI会有比较明显的差别

  与PEGI并行的还包括欧洲一些国家自己独立的评级系统或审查机构,在相关国家,这些机构的影响力往往要比PEGI大得多。其中的代表当属德国的USK。

  USK是Unterhaltungssoftware Selbstkontrolle(好长的词啊)的缩写,翻译过来的名字是“娱乐软件检验局”。尽管USK是一个NGO组织,可大概是因为名字里带了个“局”字,这个机构干起活来就比PEGI和ESRB都粗犷得多了。

游民星空
USK的评级标志

  在德国,PEGI的标签仅仅具有指导意义,真正作数的是USK给的标签。德国的相关法律规定,18+评级的游戏不得进行任何的广告宣传,也不得在零售店内摆放,商家仅可以在成人消费者的指定要求下才能贩售相关的游戏作品。不仅如此,获得18+评级以及被USK拒绝评级的游戏还会被登上一个道德批判意味儿很强的“对青少年有害出版物名单(这东西在德国的简称是“Index”,据说许多德国玩家一提起来就咬牙切齿)”。这就使得USK的18+评级变得比ESRB的AO评级更具惩罚性。与此同时,USK又可以拒绝对某一款游戏进行评级,而未被评级的作品也都和18+游戏“享受”同等待遇。

  微软在2006年就和USK因为《战争机器》干了一架,冲突的焦点是USK拒绝给《战争机器》微软想要的16+评级,而微软又拒绝为德国市场对游戏进行阉割。最终的结果是微软以退为进,以这场官司本身为支点将《战争机器》在德国大肆宣传了一番,随后又高调的宣布《战争机器》将不在德国发售。这么一番折腾的结果是大量没贴任何评级标签的“进口”《战争机器》从周边国家流入德国市场,微软不见得因此损失了多少收入,USK却因此看起来像是一个官僚主义笑柄。

游民星空

  德国的USK是欧洲地区的一个特殊的例子,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德国至少在文化领域上要比西边的邻居更加保守一些。USK成立于2003年,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被其列入“名单”的游戏作品高达389部。相比之下,ESRB和PEGI就要宽松得多了。

CERO——电脑娱乐分级机构

  CERO是Computer Entertainment Rating Organization的缩写。日本的评级系统CERO创立于2002年,是游戏界最重要的几个评级机构之一,其基本构架主要是参考ESRB而来,因此两者的组织形式与管制手段也大致相仿。下面是CERO的评级图示:

游民星空

  就像是ESRB比较看重出血、PEGI比较看重恐怖概念,CERO也有自己的G点,那就是的肢解与身体破碎,比如《生化危机4》中将敌人的头部打烂,以及《合金装备崛起:复仇》中雷电把敌人切成百八十块的战斗方式等,就曾经在日本引起过不小的风波。与此同时,CERO对“犯罪”这个概念也非常的敏感,这个概念在近年来也有点儿向“口袋罪”发展的趋势,几乎所有的3A级作品多少都能和这个贴上点儿边儿。

  CERO的管制方式与ESRB差不多,由于日本国内对成人向商品的贩售管理比较严格,如果被作品以18+的形式上架,那么其对销售的影响或许不如ESRB的AO级那么严重,但也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作品的销量。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厂商一般还是会试图去追求一下CERO的D级(17+)。至于在作品的推广方面,CERO没有德国的USK干得那么绝,媒体不特别把CERO的评级特别当回事,一些面对青少年的杂志一般也会报道与其受众年龄不太相符的内容。这样的行为曾经引起过一定的争议,不过由于并没有相关的立法对之进行强制的规范,大多数杂志还依然是我行我素,毕竟当一部3A级大作发售是,如果自己的封面上体现不出来相关的信息,在书店渠道对销量的影响可是实打实的。

游民星空
《怪物猎人X》被评级为15+,但一些主要面对小学生的杂志也会在游戏发售时刊载相关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CERO的评级在过去的几年里偶尔会被认为有本土保护主义的嫌疑,比如《杀戮地带:暗影堕落》就被评为了D级,相比之下,COD就是Z级18+。考虑到《杀戮地带:暗影堕落》至少在“血腥”方面比COD犹有过之,唯一合理的解释貌似也就是索尼老爷在主场的公关能力了。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了《如龙》系列上,虽说这个让我们扮演黑道分子的游戏通篇都不死几个人,可除此以外,吃喝嫖赌等烂事儿可是一件没落下,脏话什么的也是百无禁忌。就是这样的《如龙》,在日本总是能够拿到D级,而其系列的美版不管是否进行阉割,都是铁打的M,在PEGI的评级体系中也全是18+。这究竟是因为世嘉在日本的影响力够大,还是因为日本和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在作祟,就不大说得清楚了。

  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三个分级机构至此已经给讲述完毕,下面咱们来谈一些相对次要、但更加有趣的评级系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分享到:
扩展阅读
作者:暗哨
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ten in water。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