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妥当的录制参数如何设置
如何妥当地使用ShadowPlay录制?
无论是即时重放、亮点自动保存还是手动录制,都涉及到录制的画面品质设定问题。ShadowPlay在有关的设置界面中给出高、中、低三种预设和自定义模式,初次接触视频录制的玩家该如何选择才为最佳呢?这里小编通过多次录制测试和对比,将给出自己的建议。
预设选项默认以游戏分辨率录制,只是码率不同,要录制指定分辨率还是得自定义
录制测试的场景固定使用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的前两个场景,作为专业Benchmark软件3DMARK能做到画面完全一致,因为不同画面也会影响到容量。小编用五种不同分辨率、帧数率、码率录制出五个1分钟视频,进行容量和画面效果的对比。
Fire Strike Extreme的渲染分辨率为2K,小编用的显示器也是2K分辨率。但是目前超清视频分辨率标准是1080P,高清则是720P,2K乃至4K还属于非主流,需要的码率也太高,所以小编录制的分辨率设定还是按照现行规矩来,采用1080P和720P。
五种设置的测试结果如下:
我们从最高画质开始往下逐一分析。
设定五输出的视频完美无瑕,每分钟产生将近300MB的文件,但对于长时间的录制而言,这个数字还是有些大。设定四将码率降低到40Mbps,画质在视觉上基本看不出降低,但每分钟容量需求降低到200MB左右,因而成为1080P分辨率下的推荐模式,适合长时间录制。
设定三在设定五的基础上保持码率不变,而是将录制帧数降低到30fps,这样是否可取?或许对于电视电影而言,30fps完全够了,但游戏通常以远超过30fps的速度渲染,以此帧率录制使视频流畅度明显低于实际游戏流畅度,失去了临场感。由于码率没变,最后也没有达到瘦身效果,不予推荐。
最后的设定一和设定二,采用720P分辨率,码率分别设25和50。分辨率代表视频尺寸,码率代表单位时间内填充到视频里的像素数据量。因为视频容量大小基本由码率决定,所以720P-50Mbps产生文件不比1080P-50Mbps小多少。通过两个视频的对比可以得出结论,25Mbps的数据流量在720P这个尺寸下够用了,只要不拉伸,相比50Mbps看不出什么区别。
显然,设定一是适合超长时间录制的最佳选项,容量消耗率150MB/分钟左右,一个1TB硬盘可以连续录制100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