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妹子就那么重要吗?
日本玩家经常说欧美游戏的角色不够可爱,男性设计多半是肌肉男,女性多半不属于萌妹,按照日本人一贯的审美,似乎很难和一个秃头大叔主角产生情感共鸣。比起大叔真刀真枪地去战斗,还是萌妹子开着机器人战斗更加优雅些。
倒也不是说游戏里一定要有画风精美的萌妹子,但日本人确实喜欢精致的细节和角色设计,“人设”这个概念对日式游戏来说非常重要,日式大作的人物设定从来都是作为游戏发布前的重要新闻、在Fami通等游戏媒体上大肆宣传的东西。所以日式游戏创造的角色最后能变成角色资源,用来出换装游戏、大乱斗游戏或者周边商品——而说到手办周边限定海报之类的领域,那自然是日本ACG相关企业最擅长的圈钱宝地了。
深受动漫文化影响的日本玩家,似乎对于卡通风的美术的接受度要比写实风高一些,他们觉得动漫化对于角色和游戏来说,是一种美化、一种丰富,所以写实的战争、科幻、末日等等题材,或许就不太讨日本玩家的喜欢。日本本土的公司在处理这些题材的时候,还是不同程度地把作品风格动漫化了,即使是《如龙》这样的作品,也还是带有一种二次元的味道。
世界通用的游戏是什么样的?
一款讨所有玩家喜欢的游戏是不存在的,那么尽可能让各个地区的玩家都喜欢的游戏呢?当然存在。《口袋妖怪》没有把比卡丘改成肌肉造型,也照样在欧美卖的不错;COC没有特地把角色设定的欧美人改成亚洲人,在日本也很受欢迎……与其考虑进行奇怪的本地化美术修改,或者去刻意迎合每个地区玩家审美,不如踏实用心地做出世界通用的“好玩”。
日本也好,欧美也好,“有趣”才是游戏人们最原初、最质朴的情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