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素质——这个话题在各大贴吧、论坛一经提出便立刻可以引发一场水军大战。就笔者而言,客观来讲,手机游戏总体素质自然是不如掌机的,然而我们必须要看到的是,无论是游戏画面还是游戏玩法,掌机走到今天用了多久?而手机又用了多久?我们说手机游戏大多粗制滥造,就目前来讲这种情况的确屡见不鲜。
双方不乏创意佳作(《撕纸小邮差》与《shadowmatic》)
但是近几年手机游戏中大作、精品层出不穷,从《现代战争》、《海之号角》这种音画效果相当出众的核心向游戏,再到《纪念碑谷》、《Shadowmatic》这类创意极佳的益智游戏,手机游戏的进化和丰富是有目共睹的。的确,在物理引擎和光影效果方面掌机游戏依然占据了相当的优势,但是就整体游戏体验来讲,手机游戏已经表现出了相当强大的活力与潜质。硬件水平的更新换代让手机游戏的表现效果今非昔比,而至于普遍为人诟病的操作手感也是可以在将来通过简单的外设予以优化解决的。
在销售环节,早期的掌机用户可以通过盗版下载、模拟器、租赁等多种方式降低游戏成本,即便是本世代,也有了合购、烧录卡等应对手段,这无疑给游戏厂商造成了大量损失。而对于手机市场,现在比较成熟的做法便是“游戏免费,章节内购”,这种销售模式本身事实上是比所谓的“体验版”更加方便快捷的策略,有多少玩家在app市场下载了所谓的“免费游戏”,简单游完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进而“手贱”购买了完整版甚至是没完没了地“氪金”。其次,很多手游限制了玩家的“体力值”(通俗来讲就是一段时间内的“游戏次数”),其虽然扰乱了游戏体验,但是与此同时,这种模式一方面有效限制了盗版游戏泛滥,同时还充当了厂商盈利的全新增长点。
的确,在这种改革中,玩家无疑是“受害者”,但是我们不得不认为,这种“伤害”是我们可以承受并且无可厚非的。这里笔者想说的其实是:手机平台凭借自身的优势对掌机市场造成了强大的威胁,虽然这并不能判定任何一方的优劣,但至少证明,目前来讲,手游市场的未来显然是更加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