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蛋”究竟是谁,竟让元首暴走、嫂夫人流泪?

最后的防线
2019-02-26 20:35:50 浏览:0 0

  1945年初,运输船把施泰因纳的部下撤到了德国东北部,也正是在当地,他们从上级手中接过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时,苏军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奥得河。作为柏林面前的最后一道屏障,从希特勒本人到普通士兵都清楚地意识到:苏联人离德国首都柏林已经近在咫尺。此时此刻,他们面对着超过200万名装备精良、斗志昂扬的苏军,无论在装备和士气上,德军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此时,施泰因纳接管了一支新部队——党卫军第11集团军,其中充斥着从后方搜罗来的新兵,但一些单位,比如他之前的老部下,仍然被认为拥有很强的战斗力。

游民星空
1945年初,施泰因纳麾下的一支高炮分队穿过硝烟缭绕的斯德丁(Stettin)市区,当地在德国东北部

  1945年2月中旬,施泰因纳奉命向苏军发动反击,他的目标是朱可夫元帅的指挥的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其目的在于牵制后者对柏林的攻势。

  但从兵力对比上看,这次进攻注定将是以卵击石,在施泰因纳麾下,他能投入进攻的只有5万名士兵和300辆坦克,但平时,这些部队只能勉强守住漫长的前线。对此,施泰因纳愤怒和怀疑,他绕过指挥体系,向德军总参谋长古德里安表示抗议。他在电话中表示,这将是一次自杀任务,根本不可能达成预期的目标。相反,他更倾向于发动一次局部攻势,以此减轻柏林方向的压力。随着讨论愈发激烈,施泰纳也愈发愤怒:“接受我的计划!要么就把我撤职。”最终,电话对面传来了一个不情愿的声音:“你看着办!”

  于是,行动按照施泰因纳的设想于2月16日开始,第一天,他便将苏军击退了10公里。随后,正如施泰因纳预想的那样,朱可夫立刻从其他方向调集了两支坦克部队。随着苏军增援的到来,施泰因纳撤回了出发阵地。

游民星空
1945年,在德国东北部、执行“夏至行动”的虎王坦克,该行动就是施泰因纳的“有限反击”

  这次行动给了希特勒一根救命稻草,他看到,尽管前线土崩瓦解,但在柏林北面,仍然有一位在坚持战斗的将军。一个绝望的计划开始在他脑海中酝酿,希特勒认为,如果苏军开始进攻柏林,那么,他仍然有机会转败为胜:为此,他为这位将军布置了一个更奇幻的任务:要求他从攻击并斩断朱可夫的矛头,届时,不仅柏林将会得救,整个战争都将可能因此转败为胜。

  但施泰因纳不用思索便能够意识到,只要苏军进攻打响,他的部队将根本无法抵御。甚至看一眼编制表,就可以明白施泰因纳的处境有多么尴尬。他的兵力只有几万人,这些部队麾下只有不到150辆坦克。

  不仅如此,为了加强柏林东郊的防御,其中的一部分部队又被调离。这其中就包括了他的老部下——最久经战阵的党卫军“北欧”装甲掷弹兵师。无可否认,他也获得了一些增援,但这些人毫无地面作战经验。施泰因纳后来回忆说:“我曾收到了5000名空军,这些人身上都佩戴着一枚小小的铁十字勋章。告诉我,我能用他们做什么?”

  除此以外,施泰因纳的部队还有3支部队,它们是党卫军第4“警察”装甲掷弹兵师、第5装甲师和第3海军步兵师。其中前2支部队只有残部,它们几乎没有坦克和火炮,第3海军步兵师仅仅开始组建不到3周,但根本无法投入战斗。施泰因纳自己对他们的评价是:“我确信他们在军舰上是了不起的,但他们从未受过这种战斗训练……他们将很难在前线移动。”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联人。在奥得河对岸的阵地上,数万门大炮正在沿着精心构筑的阵地做着开火准备,在这些火炮后面,还有数以千计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跃跃欲试的突击步兵,它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对第三帝国的心脏发动致命一击。

游民星空
1945年4月,奥得河畔的苏军炮兵阵地

  1945年4月16日,苏联人的进攻开始了,在炮火准备后,整个前线变成了一座炼狱。一位据守防线的德国士兵回忆说:“眼前是一副古怪、不可思议的景象……太阳在照耀,到处都是尸体。没有一个人是站着的。”在这些死者中,有些身上根本找不出受伤的迹象——事实上,他们都是在被炮弹震碎内脏后死去。

  到4月18日,德军的前线已经崩溃,柏林沦陷将是时间问题。此时,希特勒拨通了施泰因纳的电话,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从北方发动攻击。在电话中,希特勒激动地表示:“你将会看到,施泰因纳,苏联人将在柏林的大门前遭到最惨重的失败。”

  随后是一道斩钉截铁的命令:

  “退往西方是明确禁止的。凡是未能无条件地服从这个命令的军官,都要立即逮捕并枪毙。你,施泰因纳,要用姓名来负责命令的实施。帝国首都的命运依赖于你。”

  施泰因纳惊呆了,因为他接下来做的将是不过是以卵击石:当时,苏军已经对柏林形成了包抄态势,而希特勒要求他所做的,就是从苏联人的铁钳之下穿过去。

游民星空
柏林战役态势图:黑圈处即施泰因纳部队的位置

  但此时,施泰因纳的部队已在前线卷入了战斗,他们发现,自己的根本无法与敌人匹敌。哪怕是敌人的一支偏师,他们也全然无能为力。在柏林北部,党卫军“警察”装甲掷弹兵师曾经进行过尝试,但进攻部队很快被淹没在了炮火中,一名幸存者后来记录说,在最初参与行动的成员中,只有三分之一返回了出发阵地。但在柏林的地堡中,希特勒却愤怒地用手指着地图喊道:“施泰因纳!施泰因纳!”他根本无法理解,这支部队为什么没有行动。

  事实上,施泰因纳不仅无法进攻,自身还面临着覆灭的危险。就在苏军从正面进攻柏林的同时,他还酝酿着另一个计划:把残兵败将从前线撤出。

  按照施泰因纳的看法,既然结局已无可挽回,他就不能让部下白白牺牲。考虑到苏军对待战俘的态度,他还认为,只有让部队向西方盟军投降,他们才有得救的机会。

游民星空
柏林战役期间,被苏军俘虏的德国士兵

  在4月22日之后,施泰因纳开始向西撤退,而此时苏联红军已经包围了柏林。此时,从希特勒的地堡中,不断发出紧张的询问:“施泰因纳在哪里?”

  此时,希特勒的耐心已经达到了极限,这一切最终引发了《帝国毁灭》中的一幕,就像在电影中一样。希特勒的疯狂在漫骂中达到了高潮,他痛斥每个将军都是叛徒和懦夫,他已经丧失了对胜利的希望,并决定在柏林与第三帝国一道迎接末日。

  同时,施泰因纳也被解除了职务。但在离任前,他还是成功地说服了自己的继任者,要求他放弃阵地,让部队向西方盟军投降。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以实际行动顶撞希特勒。几天后,希特勒在地堡中自杀,至于施泰因纳则和他的老部队一道向西方盟军投降——在战俘营中,他被关押到了1948年4月27日。

  在战后,施泰因纳撰写了2本回忆录性质的书籍——这就是《有罪的军队》和《党卫军志愿兵:理想与牺牲》,其中描述了党卫军在二战期间的作战经历。同时,他还撰写了一些军事研究类的文章,介绍了从普鲁士到冷战期间各国战略思想的演变历程。同时,他也是党卫军退伍军人协会的活跃成员。

游民星空
战后的施泰因纳(中),此时,他仍然没有放弃原先的政治立场

  期间,他也试图为党卫军的行为开脱,他在著作中这样写道:“对于党卫军的角色,人们存在很大的误解,我不仅是指其他国家,在德国国内也同样如此……有成千上万的德国青年为国家而战和牺牲,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狂热而盲目地信仰元首,而是出自对爱国的热忱……”施泰因纳最后几年是在慕尼黑度过的,1966年5月16日,这位前党卫军上将死于心力衰竭。他的名字在《帝国的毁灭》中被多次提及,但他本人却并未露面。

专栏征稿——点击参与!

上一页 1 2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来到这里,读懂历史,品味游戏。
“屎蛋”究竟是谁,竟让元首暴走、嫂夫人流泪?https://imgs.gamersky.com/pic/2019/20190226xtn_162_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