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意外亮眼,但迪士尼真人化电影之路或许依旧不平坦

动画学术趴
2019-05-28 21:38:28 浏览:0 0

如何打破真人化魔咒?

  其实,迪士尼大可不必被自己束缚。

  虽然真人电影改编自自家的动画,但动画却脱胎于口口相传的童话故事和民间传说,而这些故事本身是没有固定版本和版权的。因此,以这些故事为蓝本的改编电影,完全可以有与迪士尼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

  1946年,法国导演让·谷克多版本的《美女与野兽》,是以德蒙夫人撰写的故事为蓝本改编的,相比于后来迪士尼的动画版本有着属于法国人的独特诗意风格。这部影片的全部对白都被配上了歌剧音轨,因此在观影过程中角色的每一句话都在唱歌。

  当贝儿漫游在野兽的城堡中,墙壁里伸出一排排手臂举着烛台为她照明,壁炉里浮现出一张张脸默然无声,这种肢体物化的视觉奇观和独特美感成为了本片的一大特色,优雅的歌剧唱腔配合着从墙壁伸出的一条条手臂,已然成为了影史的经典。

游民星空

  捷克实验动画大师杨·史云梅耶版本的《爱丽丝》也是一次令人惊心动魄的探险。与迪士尼不同的是,史云梅耶的爱丽丝既没有到仙境,也没有到镜中,更没有遇到伙伴或朋友,而是被困在一个潮湿破败的大房子里,可以吃蘑菇变大变小,却无法逃离。她身边只有肮脏的老鼠、袜子做的毛毛虫、厨房吃剩的骨架、自私丑陋的兔子,以及残暴邪恶的红皇后。

游民星空

  这部定格动画展现的不是一场仙境历险,也不是一次梦中奇遇,而是罗列出无数的童年噩梦,这些噩梦都纠结在一栋房子里,反复折磨着幼小的爱丽丝。影片结局,爱丽丝逃出了噩梦,她长大了,但长大后却变成了那个让她童年时充满恐惧、爱砍人脑袋的红皇后。

  上世纪70到80年代,捷克和东欧喜欢翻拍经典的童话故事,虽然质量良莠不齐,但翻翻捡捡倒是能找出比迪士尼的翻拍有趣多了的作品。

  比如1973年捷克斯洛伐克的《灰姑娘的三个坚果》,捷克版本《灰姑娘》的民间故事和呈现出的那种清新的气质着实令人感到耳目一新。

  故事中的灰姑娘不再软弱顺遂,也不会整天将真善美的口号挂在嘴边,她美丽而灵动,精怪而淘气,善良而直率,不会一昧地隐忍,反而喜欢骑射于密林之间,做一个风一样的神秘女子。故事中的王子也傻乎乎的,他不是苦大仇深风度翩翩的深情汉子,反而整天穿着骚气万分的撞色紧身秋裤,喜欢调皮捣蛋恶作剧,但却被父母逼迫着相亲选妃,着实无奈。

  最后,骑着白马的灰姑娘款款走向她的王子,她不需要王子的拯救,她拯救了王子。

游民星空

  除了这些之外优秀的童话改编还有不少,但是所有优秀的版本都有一个特征,即:套用原版故事的基础上,保持了自身独特的特色。这个特色,可以是影像风格,可以是主题内涵,可以是表达方式,可以是人物设计,但总归不要拘束于故事的版本或特定的路线,也不要毫无改进地重复原来的故事。

  迪士尼的真人改编电影正是因为太受限于自己,才导致了要么是槽点百出,要么是毫无新意,总归逃不开全年龄段的限制和真善美的表达,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自我重复。

  今天是个穿蓝裙子的公主,明天换个穿黄裙子的公主,后天再换个穿红裙子的公主……对于观众而言,公主裙换了个颜色其实关系并不大,来来往往那么多早就不稀罕了。

游民星空

  也许,大家更乐意看到突然有一天闯入了一个穿着比基尼跳着海草舞身上还有纹身的公主。虽然她跟别的穿着公主裙的公主不大一样,但本质上还是公主,是个叛逆、自由、追求个性的公主。

本文仅代表订阅平台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游民星空仅提供发布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上一页 1 2 3 4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微信公众号搜索「动画学术趴」关注,与你一起见证中国动画的未来。
《阿拉丁》意外亮眼 但迪士尼真人电影依旧艰难https://imgs.gamersky.com/upimg/2019/20190528181506765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