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拉2》又是一场视效狂欢,我们被特效喂饱了吗

动画学术趴
2019-06-05 16:11:41 浏览:0 0

  但如今我们在一幕场景当中,既可以看到远景中铺满整个银幕空间的怪兽躯体,同时也能看到在前景当中惊慌失措的人类。除了营造真实感之外,空间占比的强烈差异能够在瞬间产生极为震撼的视觉冲击。人物与其他事物的运动,如地面上人群的逃窜、战斗机的飞掠、舰船的航游等等,也都带着我们从各个角度去感受怪兽的庞然。

游民星空

  人物戏份被挤占的另一个表现则是人物的行为动机失常,因为他们只承担了带领我们到达一个又一个观景台的“导游”角色。影片中为了缩减人类戏份,人物动机的关键信息都给得很少,只为释放更多的时间让怪兽互殴。主角团乘坐飞机在各个怪兽出没点之间来回往复,却很少(也很难)采取行动,只为提供一个合适的观众席位置。

  由此造成的人物塑造僵硬和剧情线索割裂是较为严重的:完成任务的功能性角色就变得可有可无,为了节省枝蔓不如就此去掉,于是主角团中的女博士格林汉姆(莎莉·霍金斯饰)就很轻易地领了便当;难有作为的芹泽教授(渡边谦饰)全片几乎只有一个表情,几乎没有对男主角的提议产生过任何质疑,只为在最后献祭自己让哥斯拉获得能量;将我们带到最后一个战场的男主角则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女儿:他在四大怪兽脚下的废墟中驱车寻找,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

游民星空

  两部美版《哥斯拉》都有一个家庭片的内核,而在第二部中这个内核的脆弱尤其明显。当女主角说出“为了拯救世界先要毁掉它”的“灭霸生态观”时,几乎是让人哑然失笑的,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她对儿子的死有执念。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看初代《哥斯拉》是怎样对芹泽教授是进行刻画的。他研究出了一种能够消除方圆百里全部氧气的烈性武器,在东京面临哥斯拉的袭击之际,他需要做出一个痛苦的抉择:是否要冒着显现一种堪比核武器的恐怖手段去消灭这个怪物?科学家的直觉告诉他,一旦这个武器公之于众,必然会为人类苦难史提供新的笔墨。最终他选择烧掉自己的研究心血,与哥斯拉同归于尽。他消灭了怪兽,也同时消灭了这个武器。

游民星空
与哥斯拉同归于尽的芹泽教授

  这种人物本身做出抉择影响故事情节,从而见出人物性格的“主体性”在《哥斯拉2》中是难以见到的。如果人物及其行为没有自己的内生动力,那么他们的存在几乎是没有意义的。

被遗忘的库里肖夫效应与思维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在技术不发达的早期日本特摄片中,怪物与人是很难做到置于同一镜头之下的,部分镜头只能通过胶片显像的光学合成来实现。其中不少的表现手法在今天看来已觉拙劣,例如叠化和对投影拍摄。

游民星空
用叠化来实现火焰燃烧效果

游民星空
用投影来实现人怪同框

  而在特摄片中更常见,同时也更自然、更具普适性的镜头设计,则是对“库里肖夫效应”的使用,意即通过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接产生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微信公众号搜索「动画学术趴」关注,与你一起见证中国动画的未来。
《哥斯拉2》又是一场视效狂欢 我们被特效喂饱了吗https://imgs.gamersky.com/upimg/2019/20190605153843592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