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老爹:如何帮助儿子更好的玩游戏?

wayaway
2020-02-09 19:12:25 浏览:0 0

  不过这段时间的经历也确实打消了我的一个疑虑:适当的游戏并不会让他产生任何过渡的依赖。由于平时生活里的作息时间就比较规律,所以对于规定的游戏时间时间他都能严格的遵守,甚至不用我亲自提醒“时间到了”,他就会自觉关掉游戏去干别的事情。同时除了刚开始接触《我的世界》的头几天,他主动提出过“爸爸我想玩会平板”的要求,之后对于看电视还是玩平板的选择他都表现得很无所谓,并没有对游戏有太多的特别的依赖情绪。甚至在我提出“陪你打牌和你一个人玩游戏,你选哪个”时,他每次都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这几天奇奇已经可以在《我的世界》里搭建一些简单的物件,时不时地还会有些异想天开的创意。但如果不是我在旁边陪着,他很快便又会去“斗地主”。。。看来人不管年龄大小,对于游戏最根本的诉求还是很一致的。在让他“沉迷”《我的世界》而不是斗地主这件事上,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暴力游戏对孩子的影响

  虽然手头上有不少诸如《马里奥:奥德赛》《勇者斗恶龙:建造者》《马里奥赛车》这样看起来就很适合低龄玩家的游戏,但在对奇奇玩的游戏的选择上我还是很谨慎的。

  回想起来,之所以对唱“吃鸡”歌的小胖印象这么深刻,更多是作为父母潜意识里对一些暴力元素过于敏感所致。我们都知道经常接触暴力的影视、游戏内容会让儿童变得对暴力麻木、更容易模仿暴力、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说到底,选择让儿子接触《我的世界》这样的游戏,也是为了让他能够在以后不可避免接触到暴力游戏时,不要将它们当作唯一的选择。

游民星空
暴力因素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不过越来越多对于电子游戏的深入研究表明,暴力和电子游戏之间的联系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成年人可以很容易分辨电子游戏中的虚拟暴力和现实暴力的区别,但是儿童经常因为不成熟的世界观将其混为一谈。这时候他们需要一个认可的标准来帮助自己进行分辨,而这个标准通常就是自己身边最亲密的人,也就是父母。简单来说就是,孩子的父母如果经常陷入暴力事件,那么孩子会无法很好的分辨虚拟和现实暴力的区别。但如果父母能够给孩子足够正向的引导,那么游戏中的暴力元素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极其有限。电子游戏并不会让人变得暴力,父母和环境才会。

  仔细一想笔者似乎就是个蛮典型的例子。年少时因为参加了业余的体育项目,我身体一直要比同龄人强壮,小学四五年级大多同学还是一根竹竿(那时候物质条件有限)的时候我已经有很明显的肱二头肌。在加上高于平均线的身高,如果有校园霸凌事件发生在我身上那么多半我应该是霸凌那一方。同时由于爱打游戏和基本放养的状态,从小我就混迹于街机厅,接触的暴力游戏、甚至暴力的人都不少。

  然而尽管我小时候最爱的表演节目是在《吞食天地2》里用草薙剑将滚过来的肥肥一刀斩成两半,但我没有因此变成一个暴力的人。事实上由于父母的温文尔雅,我非但没有变得暴力,反而经常被人说太“文气、内向”。曾经一次在和发小打闹中,因为无意间出手太重将他打哭的事我一直记忆犹新,一方面是感到愧疚,一方面则是“明明轻轻拍了他一下,怎么就哭了”。这种继承自父母的厌恶暴力情绪一直影响着我,无论日后的生活怎样给我使绊子,无论我玩的游戏有多血腥暴力,我都不会将暴力当作一个可选的沟通方式。

游民星空
一路玩“暴力游戏”长大的你,受到了多少影响?

  如今对于儿子奇奇来说,这种人生观也影响着他。即便是班上最高的男生,即便经常有去锻炼的他实际上力气并不小,但在平时与同龄人的交往中他从没有主动利用过这些“优势”去欺负别人。甚至于有时候还会因为在打闹中不够“暴力”吃点小亏,反倒是气的他妈妈直跳脚。

  所以,在暴力游戏对于孩子影响的方面我似乎有些过于杞人忧天。但就像之前所说,作为一名普通的父亲,我对如何处理孩子与电子游戏之间关系这件事知之甚少,矫枉过正或者熟视无睹常常在发生。

我们的偏见

  在陪着儿子打游戏的这些日子,我深刻体会到在引导孩子们接触电子游戏时,关键的因素一直都不是游戏本身,不是什么防沉迷系统,也不是社会上形形色色专家们形而上的育儿理论,而是陪伴在他们身边的人。如果没有我的指引,奇奇会很快的放弃《我的世界》转而去无止境的斗地主;如果没有我在身边一直纠正他的操作,他也很难因为《马里奥:奥德赛》而喜欢上这个“跳来跳去的游戏”;如果不是我一直陪伴在身边,我也不敢让他在《GTA》里学习交通知识。

游民星空
3D解密的《马里奥:奥德赛》对他而言是不小的挑战

  在这个因为疫情而渡过的漫长假期里,我也有越来越多的时间来读一些平日里无暇细看的关于游戏对儿童产生影响方面的调查研究。收获也不能说是没有,比如前几年美国儿科学会的官方期刊中就曾刊登过一篇《电子游戏与社会心理》的文章上提到:

  “与不玩游戏的孩子相比,每天投入三分之一空闲时间玩游戏的孩子表现出更高的生活满意度,行为问题、多动症、情绪化症状的水平较低”;

  “与家庭、学校、物质环境等几个对儿童健康有着巨大持久影响的因素相比,电子游戏无论在好处和坏处方面的效果都不显著”;

  “与传统的被动媒体娱乐相比,年龄不适当的游戏对儿童产生的负面影响其实要小的多”等等。都是些非常实际、有趣的理论。比如“三分之一空闲时间”现在就被我当作一个标准来控制奇奇的游戏时间。

  国内在儿童心理学方面涉及电子游戏的内容不是没有,但很少有非常具体、有大规模实验数据做支撑、有较为完备体系的指导。大多数对于儿童与电子游戏之间的话题依然还是停留在经验主义、空谈主义、偏见主义的立场,没有太多实际的参考价值。

游民星空
“这样就OK了”

  就在刚刚,电视机里结束了长时间的疫情报道,紧接着就是一则关于儿童游戏方面的新闻,“未成年人。。。”“防沉迷。。。”“8-16岁。。。充值金额限制”这些冷冰冰的词语诉说着一部分家长和管理者对未成年人玩游戏话题的忧心忡忡和不知所措。临沂的网戒中心已经关闭了,但却一直开在许多人们的心里。

  而此时奇奇正坐在电视机旁不远的阳台上晒着冬日明媚的太阳,煞有其事的读着那本曾经被我翻烂的《鲁滨逊漂流记》。刚刚斗了会地主玩了会《塞尔达:织梦岛》的他,对于电视机里叔叔阿姨们的“关心”似乎并不在意。

游民星空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节里,还是得拜个晚年

专栏征稿——点击参与!

上一页 1 2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知识的深度和锐度是一种力量。
宅男老爹:如何帮助儿子更好的玩游戏?https://imgs.gamersky.com/pic/2020/20200209_hhy_486_0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