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东禅寺(今报恩寺) 报 恩 寺
信步东禅寺,
夕阳古塔尖。
院深藏野竹,
垣矮如远山。
端坐佛含笑,
颂经僧不闲。
一声清葵动,
明月送人还。
这首《游东禅寺》诗中所指东禅寺,就是寿县城内的千年古刹报恩寺。 报恩寺座落在城内东北隅,旧名崇教禅院、东禅寺,明洪武年间改为今名。据《寿州志》记载,
此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全寺总面积 14700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建筑之雄伟,在江淮大地上可谓首屈一指。
东禅寺为什么要改名为报恩寺呢,相传在数百年前,东禅寺的一个和尚救了一条被打得遍体鳞伤的小花蛇,并将其放回了山林。几十年后,这个和尚得了重病,奄奄一息,这时候,当年得到和尚救治的小花蛇出现了,它含来灵草,救活了和尚。后来,僧侣们感念小花蛇的恩情,便将东禅寺改名为了报恩寺。不过,这只是民间流传的一个美好的传说。
按照正史的说法,朱元璋登基以后,拨了大量的银款来修寺庙,维修好了以后,寺庙的住持为了报答皇恩,就把寺庙的名称由东禅寺改称为报恩寺。
走到西大寺巷尽头,你可看到挂着“寿县博物馆”牌子的大门,这就是报恩寺了。越过高大红色的照壁,迈进山门,即到第一进大院,院内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院正中是宋塔地宫,原为九级的北宋舍利砖塔,后倒塌六级,残存的三级因危及游人安全,于1977年拆除。清基时发现了塔下的地宫,地宫有彩绘壁画及金、银棺等珍贵文物。再穿过二佛殿,便来到第二进深院,两棵千年银杏遮天蔽日,把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和东西廊房掩映在绿荫之中。
飞角流丹的大雄宝殿,是报恩寺的主建筑物,建在一米多高的石基上,更显威严庄重。殿面五间,进深三间,殿门前有长廊,立石质方形廊柱,柱面有花乌浮雕,门东一柱础上有“石羊抵头,画面,生动逼真,此为“寿州内八景”之一景。大殿内东、西、北三面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泥塑十八罗汉和唐、宋、明、清四代的木雕、铜铸造像等几十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进入殿门,正中摆放着半人高的铜香炉,你别小看它,州人都知道这叫“城里城此亦为内八景中之一景。大殿门两旁墙上嵌着大书法家赵盂倾所书的“南无释迎牟尼佛”七个大字和清书法家梁嫩为此七字作跋的两方石刻。大殿东侧是僧祖堂及涤尘精舍,两侧是禅堂、维那寮。
穿过大殿,即来到第三进院,毗庐阁居高临下,前穆典雅。穿过西侧园门,即来到新建的“碑园”。在这里可以尽情欣赏历代名人碑刻,一饱眼福。
今日报恩寺,是博物馆所在地。几经修茸,面目一新。大批文物陈列展出,更给古刹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心清:柳县令是城中第一大善人,他不仅令所有寿阳百姓衣食无忧,更是慷慨出资重修这东禅寺。
心净:东禅寺香火向来很旺,这次重修也多亏了寿阳百姓的捐助,我们不仅能重修大殿,还能再造一座九层佛塔。
心净:我跟着方丈来此查看重修大殿的情况,看这情形,应该花不了几个月了,只是如要造塔,没有三、五年是不成的。
心净:心清方丈一直想在寺庙中建一座宝塔,好用来供奉他去年偶得的一颗舍利子。
按照资料所说,东禅寺因为唐贞观年间所建,在明洪武年间改名为现在的“报恩寺”。(绝对不是寿阳居民为了感谢柳波波和梦縭而改名的啊……汗……)根据NPC们的对白来看,东禅寺也并非第一次翻新,但是如此大整还是第一次。因此,我们也大概可以确定仙剑四中的年代。不过狼是历史白痴,还请对历史有兴趣的同志考证。
仙剑四中,报恩寺的翻新可以说是众望所归,也可以看出当时佛教的盛行。之前有朋友问过,
为什么游戏里东禅寺修了那么久还没修好?按照心净师傅的说法,本来重修大殿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也就几个月。但是由于本次柳世封和居民的捐助,资金充足,心清方丈还欲建造一座9层高的佛塔去供奉舍利子,这就需要3,5年的时间。所以,玩家在游戏里自然是不能一睹芳踪了~~~~~PS:在游戏中的东禅寺,亦如现实中的东禅寺一样,座落在寿阳城的东北角……实在是强……就差那东禅寺后北面的小香草了……呵呵有趣的小东西----无鼓相伴郭志远:暮鼓晨钟,指的就是庙里的和尚早晨敲这钟楼的钟,晚上打那边鼓楼的鼓~啥?你问我和尚为什么要打鼓敲钟?我又不是和尚,我怎么会知道。
郭志远:钟楼上的巨钟声音洪亮,用力敲击的话,城外都能听见,不过东禅寺正在整修,和尚都住到别处去了,最近也没人敲钟了……
钟和鼓都是古代的乐器。汉代以后在各地城市中都建有钟楼和鼓楼,目的在于向公众报时。“
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即“晨鼓暮钟”。钟、鼓被宗教采用时,是作为住持召集僧人作法之用。
钟和鼓是佛教寺院里不可缺少的法器特别是明朝以后我国的寺院里都建有钟楼和鼓楼钟、鼓楼是不可分割的。
但是有个很有趣的现象,东禅寺(今报恩寺)没有鼓楼,不管是在游戏里还是在现实里都没有鼓楼的存在~~。到底是为什么,关于没有鼓楼的说法众说纷纭,至今没有明确的解释。有兴趣的同志可以去看看网上的各种猜想,本狼在此不在复述了~~
4、
泉水趣事洛丹霞:寿阳附近最多的就是泉水,什么水晶泉、玛瑙泉、还有珍珠泉。城里人说那些泉水的味道都不一样,可惜我还没一一尝过……
珍珠泉 珍珠泉位于著名的八公山脚下,距寿县古城仅两公里。该泉是一眼古泉,其风光之美早在《水经注》中就有详细记载:“溪水导北山泉源,下注漱石,颓隍水上,长林插天,高柯负日,出于山林精舍右,山湫寺左,道俗嬉游,多萃其下。”明代御史杨瞻赋诗赞其"清清灵脉发,闪闪瑞光浮。尘垢难污洁,珍珠不断头"。
珍珠泉又是一眼趣泉。清人吴育在《珍珠泉记》中说:“泉出其下若珠,故名”;明嘉靖《寿州志》记:"每闻人声,则泉水涌,若咄之,泉弥甚。"因而国内旅游教科书中多称其为奇泉、趣泉。
珍珠泉为何的此名,上文其实已有解释。当人步入泉旁,静观其泉,泉水从地下石丛淙淙冒出,溢升而上的泉水泡,形态象钱币,象珍珠,逗人喜爱,游人围聚在3米见方,深约2米的泉池边,拍手叫好,碧清的泉水泡,也会随着喊声吐珠翻滚;游客池边跺脚,珍珠泉灵性胜人,泉水就会应声大股而出,并连连不断流出一些五光十色的水珠。美景依依,得名“珍珠“~~
寿县珍珠泉的来源,据说是淮南王刘安与八公当年炼丹用水所凿成的,此泉是我国的豆腐发源地。(又是豆腐……和淮南王拉上关系的,除了仙丹就是豆腐了……)珍珠泉还是制作淮上名品--八公山豆腐的主要水源,李兆洛《凤台县志》说:"屑豆为腐,推珍珠泉所造为佳品。"所以,我们的豆腐西施都不住的自夸:淮南王留下的豆腐方子,加上城外的珍珠泉水,奴家的豆腐特别好味呢~~~~(这是狼编的,不过是事实)

水晶泉 在寿县城北2公里五株山西南麓,距玛瑙泉500米。据清《凤台县志》记载,又名土净泉,现通称大泉。泉水冬暖夏凉,经科研部门化验,所含矿物质与崂山矿泉水相近。是制作八公山豆腐和饮料的水源。用泉水制作的饮料已进入市场。正是“欲求淮上长生药,不及八公水晶泉。”
玛瑙泉 在寿县城北2公里的五株山南麓。据吴育《玛瑙泉记》云:“泉亦上出,味甘美,不若珠泉之清。邑人孙氏屋其上,泉在其屋后,中深不见底,盖土泉也,色碧如玛瑙故名。”
泉前有方池,汇集泉水,导小溪曲折东行数里注于淝水。池中有凉亭,敞牖四达,可列座其中。亭左有小桥。缘溪遍植柳树,蒙茸茂密,柔条漾绿倒映溪水。水质经化验甚好,是制作八公山豆腐的水源。山下部分旱地已改为稻田,利用泉水灌溉,旱涝保收。纵目山下禾苗茁壮,麦浪翻滚,一片丰收景象。
本来还有廉颇墓,淝水古战场等周边经典,但是个人觉得相关性比较小,因此会在最后的汇总中写出,此处不再占用篇幅。
下次更新预告:寿阳轶事---人事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仙剑奇侠传4专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