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蓝绿两营能够仰赖的独占力量就只剩下了以下几种:
有直接控股关系的、嫡系部队们开发的作品:如《极限竞速》《GT》《神秘海域》之类;
两家分别“从娃娃抓起”的新兴力量,如目前两家各自收拢在旗下的独立游戏军团;
特殊的合作伙伴,比如Xbox One首发三剑客中Crytek的《Ryse:罗马之子》与CAPCOM的《丧尸围城3》,以及眼下正在给PS4的销售打兴奋剂的、Fromsoftware的《血源》。
《极限竞速》系列将成为很多玩家购买Xbox One的最大诱因
总而言之,从眼下的情况来看,不管是微软和索尼的独占政策大抵都只能做到“锦上添花”,单凭一两部作品很难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倒是有许多作品都想成为下一个《魔兽世界》或者下一个《反恐精英》,但他们几乎都失败了。这不是因为他们的产品质量不及这些老迈的英豪,而是在这个已经极端多样化的市场环境中,靠一部作品通吃天下的可能性已经基本不再可能。就连红的发紫的《英雄联盟》背后还紧跟着一个要誓死收复失地的《DOTA 2》,可见在眼下流行的游戏类型里,恐怕我们还真就找不出一个能够俾睨天下的王者,在将来恐怕也不会再有。
在这样的局势下,微软几乎不可能完全靠独占政策来和索尼硬碰硬。因为眼下的业界现状决定了一两个当红IP还不足以拯救Xbox One,非要这么硬来的话,微软恐怕需要许多个能够至少是接近千万俱乐部的IP才能将足够多的玩家们拉回到绿营的怀抱,而在这个游戏开发经费动辄会花掉上亿美元的时代,即便财大气粗的微软真拿得起这个钱,恐怕也是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的吧。
还有一些脑洞式的天降奇兵可能会救Xbox One于水火之中,比如近日来吵得沸沸扬扬的小岛秀夫与KONAMI“离婚”的事件,没准微软乘机会把这位鬼才雇去,弄个什么独占大作之类的玩意儿搞搞。只是即便小岛同学投靠了微软,从他此前做产品的开发周期来看,它给Xbox One带来的恐怕也只会是一部像是《美国末日》那样宣告世代结束的凄美挽歌,而非是一部力挽狂澜于既倒的《最终幻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