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进行虽然工作繁忙,但主要发力的工作重点还是动画制作现场,所以一开始监督和脚本家商讨脚本的时候,制作进行一般会去带别的工作。当然现场监听甚至向监督和脚本家提一些意见和看法也可以,毕竟一个合格的制作进行主要任务还是调节动画制作的工期,所以很多和动画制作有关的细节都应该提前掌握,细心安排制作周期,如果能对动画制作起到一定推进作用,就算经常光顾脚本家和监督的讨论现场也没关系。
脚本敲定一般比较简单,有直接利用原作轻小说或漫画改编的脚本,也有提出大致设定后聘请脚本家写脚本,也有监督叫了几个人从头开始讨论脚本,所以脚本这方面并没有太过需要描述的东西,唯一比较有趣的就是 “脚本到底是什么样的呈现方式”这件事。其实脚本和小说是完全不同的产物,脚本最重要的描述只有三个内容,那就是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关系,具体举个例子,如:
先介绍了地点,周围的环境,然后是主人公的自言自语,以及电视上夏莉璐的咒语和主人公的模仿镜头。其实下一个专场就是母亲带着亚子来到电视中夏莉璐表演的现场,然后在这里目睹了夏莉璐的精彩表演,从此决定成为一名小魔女的展开。实际上关于上图的脚本,动画OVA中并没有插入这部分,故事直接从表演现场展开,这段脚本成为了遗作,如果扳机社有生之年能将小魔女学园TV化,这一段脚本有可能会成为开头的几个动画镜头吧。
脚本拥有脚本的语言,脚本的作用是便于监督和演出理解这段镜头想要表达的文字内容,然后监督和演出再根据脑中的画面,摄像机的机位,甚至要考虑一下原画张数和预算问题,然后根据这些复杂因素来设计出最适合的动画分镜。
所以为什么总有监督吐槽漫画改编动画遏制住动画的创作,因为漫画一开始就差不多把分镜画好了,对于这类作品,你改不改都会令自己很难受,你只要看了漫画就一定会受到漫画分镜的影响,所以也有不看原作,直接按照脚本来改编漫画的动画。
分镜一般情况下是监督和演出的工作,但有的时候二者也会专门聘请一位分镜师,来把脑中想象的镜头画成分镜稿,添加了台词、情感细节和运镜等注释后交由制作进行确认和核对,可能几个人还要坐在一起加深各自对镜头的理解,对动画的要求和推测各镜头的作画难度,像减少原画张数等这类问题要尽早和监督演出说明,以免设计出极为浪费作画张数,浪费钱的分镜,不过凭借监督的经验一般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说起来动画制作过程中,监督领导的一个比较熟悉监督风格的团队应该比较重要,比如今石洋之为天元突破画的分镜,如果不是熟知今石监督的人估计很难看懂他的分镜,画的实在太糟糕了!
天元突破红莲裸眼变身分镜,一般人真是完全看不懂这样狂放的分镜
监督在日本动画中的地位和影视剧中的导演一样,其实就是动画导演,别的要求不说,身为动画导演,监督首先必须掌握镜头语言的组织能力,至少知道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样的视角去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想要给观众带来怎样的感受,这些全部都要在完成分镜的同时注释在分镜边上。哪怕一个哭的分镜,如果在剧情背景下是心里难受的痛苦,那么监督就要对角色的心理活动进行注释,来让原画明白这里应该表现出角色内心的痛苦,不能用平常的哭泣演技,于是接下来就是考验原画师功底的时刻了。像一些特效镜头也是一样,监督在分镜里做出差不多的注释,然后交给原画去画,不过现在大多数监督不会强制要求原画师按照注释描述的演技去画,更多希望原画师自己发挥,自己去想象这个镜头应该怎么画,不过监督必须事先把这些信息传达清楚,干活的人肯定是按照监督的要求去干,一位监督如果让手下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那就太失败了。
一般情况下不少监督有着自己的风格,比如今石洋之就比较喜欢金田系那种夸张的表现手法,小池健就比较喜欢BL影,追求镜头的景深变化和速度感,这些能从监督曾经的原画中表现出来,也能从监督后期执导的作品中表现出来。
黑客帝国动画版中由小池健负责的一部短片,日本国内外反响都很不错
在日本,一般情况下监督都会积累不错的人脉,尤其是一些自由动画人,手里的人脉往往令动画制作公司也羡慕不已,有的时候你聘请一个监督,想方设法让监督对动画公司接下的作品感兴趣,比如“这部动画没有你就绝对拍不好看”“只有你最适合这部作品”之类,总之就是为了让监督对作品充满干劲。接下来动画制作团队的问题就交由监督一手负责,他可能会通过自己的人脉纠集一批实力强劲的自由原画师,大家一起配合把动画做完。一般情况下每做一部动画都是积累人脉的过程,比如夏目真悟就在骨头社《太空丹迪》这部作品中积累了人脉,后来拍《一拳超人》的时候就弄来了很多作画大手。